2020年,全国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全面启动新文科建设。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建设一流大学,关键是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
各级各类高校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和《新文科建设宣言》指明的方向,围绕价值引领、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模式创新、质量文化等多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新文科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新文科建设的精神内涵
塑造时代精神,寻求创新突破。在当下“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新文科建设需要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文科的发展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上,需要从五千多年延绵不断的历史沉淀中总结升华出中国自己的理论和体系,激活传统文化的潜在势能。需要运用新的研究范式,阐释、拓展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赋予其新的时代意蕴;同时升级并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传播方式,探索构建现代包容、多元开放的新形式,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实现文化传承发展的新突破。
回应科技进步,跨界融合创新。迅猛发展的新科技、新产业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碰撞、融合,为文科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以大数据、人工智能、5G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催生了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产业新业态,形成了信息技术与文科发展深度融合、跨界融合的新形态。这种快速发展的变化,使教育和科研在内容、过程、方法以及结果呈现上也发生了极大变革,亟须大力推进学科耦合,增设交叉融合新专业,推动现有传统文科专业转型升级,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新科技新产业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创新研究内容和方法,拓展文科学术视野,催生新的研究课题。
凸显中国价值,实践中国路径。新文科建设要主动回应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发展对人类社会和精神世界的新需求、新诉求,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凝练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展现中国学术话语的特色和优势。同时,要研究新形势下文科教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和实践人才培养新路径,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文科人才。
提供中国方案,激扬中国声音。在全球视野下探索中国的新文科建设,才能真正“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世界格局,拥有世界眼光、全球视野,正确认识时代潮流和国际大势,是各国间文明交流和对话的前提。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的新文科建设,要敢于应对风险挑战,抢抓历史机遇,同解时代命题,提供中国方案,共谋发展大计,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文科建设的路径指向
新文科建设理念的提出,是为解决传统文科教育的长期积弊,改变高等教育学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进而面向未来,传承创新,培养适应时代与国家发展需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新文科建设应主要聚焦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加强跨学科研究,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二是构建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价值引领,加强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培养通专融合复合型文科优秀人才;三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加快高水平文科学术成果产出,推动特色文科学术理论创新。
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学科划分越来越细造成的学科壁垒,限制了学科间甚至是学科内部的交流,导致学科发展方向趋向单一化、狭隘化,新的内容难以注入文科建设中。因此,新文科建设亟须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打通人文学科内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文科与理工农医学科的壁垒,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催生新的学科增长点。各高校要突出自身特色,调整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生态,通过改造传统文科知识结构,发展文科新领域,构建学科交叉、跨界融合的文科知识新体系。
坚持守正创新,促进文科教育提质增效。高校要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紧密结合,科学制订文科教学的质量标准,构建价值多元、方法灵活的评价体系,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以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为抓手,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群,突出教学内容的高阶性和创新性,加快具有前沿性和时代性课程的研发;探索数智化课程教学模式,致力于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养成。探索不同类型专业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评价体系,鼓励更多的利益主体参与到人才培养工作中。
聚焦成果产出,打造特色品牌回馈社会。高校新文科建设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类人才。坚持问题导向和成果导向,聚焦发展新领域、研究新范式、满足新需求,加快高水平成果的产出,推动文科学术理论创新,解决与人们思想观念、精神价值有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增强服务国家、引领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致力于原创性、引领性成果的形成。同时,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表达能力,提升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
各地高校遵循新文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开展了一系列新文科建设实践探索。面对同一个目标,不同类型高校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新文科建设,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新文科建设应坚持分层分类推进原则。传统文科优势高校、理工优势高校、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以及应用类院校等,应当根据自身服务群体、整体优势以及培养特色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新文科建设策略,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新文科建设模式。
广西师范大学新文科教育模式探索
广西师范大学地处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作为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近年来紧紧围绕新文科人才培养核心任务,扎实推进新文科教育工作创新,有效提升了文科类人才培养的质量。
整合学科优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服务教育教学。广西师范大学的教学科研以文科见长,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传统优势文科学科。学校通过整合学科资源优势,打造新文科教学科研团队,活化文科潜在资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助力新文科人才培养。
打破学科壁垒,支持文理工学科交叉融合。学校发挥教师教育优势,依托广西多源信息挖掘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广西教育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广西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等,组建教育区块链与智能技术实验室,聚焦民族教育和东盟国际教育,孵化原始创新成果,致力于精准化、智能化现代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和教育评价体系重构。
成立广西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开展新文科教育实践探索。以胡大雷教授领衔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标杆,打造高水平教师教学科研团队;通过4个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以及一批自治区级、校级新文科教改研究项目,探索不同学科专业新文科建设的方法、路径,营造文科教育创新氛围。
提升内涵建设,创新文科教育模式,服务人才培养。重视专业内涵建设,优化文科专业结构。学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整合学科资源优势,建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生态学、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新兴专业。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以“三专业交叉、双目标驱动”来推动“文旅+电商”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
加强价值引领功能。全力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学校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立项建设313个课程思政示范项目,选育教育部、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发挥全国重点马院的引领示范作用,为二级学院配备课程思政指导教师,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全面修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所有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
加强优质课程建设。以7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和73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为引领,带动全校的课程内涵建设。学校成立通识教育中心,依托广西山水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边疆文化、海洋文化,开发通识教育特色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借助网络课程平台引进名校名师资源,自主研发优质在线开放课程。马克思主义学院突破传统文科思维,开设跨学科课程“财产哲学”,建设“新科书院”虚拟教研室,开展智慧教研。
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和文化软实力提升,探索特色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时代急需的拔尖人才。学校还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强化协同育人,提升成果产出质量,服务社会发展。持续开展实践教学。文学院组织大学生学术社团望道话剧社,将桂林抗战文化研究成果转化为家国情怀教育素材,到教学实习基地开展“新西南剧展服务基础教育”系列行动,把教育实习与文化服务结合起来,实现教育实习模式的创新。
加强多主体协同育人。成立文科类现代产业学院,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学校紧密围绕自治区将桂林市打造成世界级旅游城市的部署,成立文创旅游现代产业学院,探索文创旅游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特色文创旅游智库,为桂林融创文化旅游度假村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持。整合历史学、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酒店管理四个专业的校内外资源成立现代文化产业学院,邀请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负责人开设“桂林非遗说”系列讲座,走进乡村和田野进行现场教学,让广袤大地成为学科交叉和数字人文的试验场。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学校不断完善文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师范教育+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四育融合,构建“课程建设体系化、师资培养多元化、创业实践基地化、创业竞赛系统化、创业活动品牌化和双创资源平台化”的“六化提升”模式,推动以“敢闯会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范式改革。当下,乡村振兴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学校举办“乡村振兴直播电商”社会创业训练营,发挥高校学子专业特长,助力乡村振兴与发展。
加强理论成果创新,服务社会发展。学校依托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强化自身的战略研究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对外交流能力建设,打造高端学术论坛、学术沙龙、跨学科工作坊、人文强桂丛书等“人文强桂”系列学术品牌,增进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的交流和合作。近年来,学校加大对乡村振兴与扶贫工作的研究力度,组织撰写的6卷本《广西乡村振兴战略与实践》,以理论研究指导政策实践,以政策实践促进理论创新,尝试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广西的后发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从而促进广西乡村全面振兴。
创建“人文实验室”,构建大学文化育人环境体系。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创建“人文实验室”系列品牌,涵育以文化人、以文铸魂的人才培养理念。一是依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校园广设“独秀书房”,通过引领阅读、学术研讨、文化交流等,拓展大学人文实验室的内涵和外延,培养学生的人文气质和阅读品位,构建校园人文阅读新生态。二是塑立杨东莼、陈望道、曾作忠、林励儒等一批名家校史人物雕像群,传承红色基因。三是凝练确定学校“弘文励教,至臻至善”的大学“独秀精神”,弘扬学校历史文化,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四是遴选确定校园“十大文化景观”,推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培养学生爱校情怀。五是建设系列展馆,如校史馆、王城博物馆、桂学博物馆、人文强桂展馆、中华传统文化名人园等,实现透物见史、以馆育人。六是深挖红色校史,创排《育才赞歌》《血战湘江》等文化精品,推出《年华·独秀》《瞰·师大》等10余个宣介品牌。坚持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质,成立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委员会,常态化推进全国文明校园建设。
(作者系广西师范大学校长)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