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方方:印度“地区门罗主义”必然行不通

2024-02-07 来源:《环球时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日前表示,印度和马尔代夫已经达成协议,首批印度军事人员将于今年3月10日之前撤离。观察独立后的马尔代夫历史,“印度优先”是马尔代夫外交的一大原则。这就不难理解为何穆伊兹的态度会引发印度的强烈不满,以及对马尔代夫“芬兰化”的焦虑。

  “芬兰化”这一备受争议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冷战期间:一个与强国相邻的、微不足道的小国成为大国政治的战略缓冲区,小国不得不在尊重其强大邻国立场的前提下努力维护自身主权并试图保持中立。“芬兰化”所暗含的小国客观上挣扎摆脱主权丧失问题的姿态,被芬兰学者认为充满屈辱意味。2014年乌克兰危机迎来一场美西方对于“芬兰化”概念的重提,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都明确提出“乌克兰应该走向芬兰模式”的建议:和强大邻国相互尊重,不加入任何针对强大邻国的军事联盟,同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欧盟建立广泛的经济关系。

  外交意义上的“芬兰化”,潜在的前提是作为邻居的大国和小国间必然存在着主权受损和独立性的问题,这也促使我们反思,大国政治铁律和旧世界的帝国政治如今仍在极大程度上驱动着国际事务,这对小国的国际参与和外交实践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

  穆伊兹的举措不是马尔代夫进行的第一次“芬兰化”尝试。早在2013年到2018年亚明执政时期,马尔代夫政府就尝试采取相对平衡的外交战略,在尊重邻国印度的前提下发展与沙特、中国和巴基斯坦等国的经贸合作关系。然而印度难以接受南亚区域内国家摆脱“印度优先”,就鼓吹舆论并操纵大选使亚明在接下来的选举中爆冷下台。

  对于印度来说,对马尔代夫战略经营最重要的目的是印度洋地区海洋安全问题。围棋中有“金角银边草肚皮”一说,位于中腹的天元不是一个完美的落棋点,缺乏天然的依靠,难以迅速布局,但一旦与周边力量形成联系,便能发挥出尤为关键的作用。客观来说,马尔代夫既无广阔的腹地提供资源和市场,又缺乏作为商业港口的理想地理条件,但是它位于印度洋的正中位置,环礁之间的宽阔深海航道是重要海上交通线的必经之地。

  近年来随着印度成为“印度洋地区净安全提供者”的野心不断强化,马尔代夫因其地理位置在印度的“萨迦”(Security and Growth for All in the Region,SAGAR)愿景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尔代夫扼守印度走向印度洋的门口,是南亚次大陆面向海洋的延伸,是印度海洋发展的门闩和钳制者,因此新德里尤为担心区域安全秩序话语权受到竞争对手与马尔代夫安全合作的侵蚀。

  同时,印度的大国心态也决定了其不接受马尔代夫“芬兰化”。印度向来秉持“地区门罗主义”,将南亚及印度洋视为自家后院。随着经济发展、国际地位提高,印度的这种心态与日俱增。作为南亚地区的“老大哥”,印度可以向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周边国家进行一定程度的让利,即其所谓的“邻国优先”政策。但同时,周边小国也必须尊重其“敏感关切”,尤其是敏感安全关切。如周边小国触碰安全红线,印度会利用政治、经济、外交等多种手段进行反制,并进一步强化对周边小国的控制。

  印度对马尔代夫外交变化的抵触情绪,还源自两国间长期以来的安全不对等关系。马尔代夫的陆地面积仅约有298平方公里,是印度国土面积的万分之一。地理上看,马尔代夫与印度隔海相望,距离印度西海岸300海里,距离印度的西南部岛屿米尼科伊岛仅70海里。历史上,印度与马尔代夫的合作关系一直呈现为印度对马尔代夫安全命脉的绝对控制。印度在南亚的外交实践中时刻标榜作为地区大国的家长心态,它对马尔代夫显著的控制力体现在多个领域。

  一是政治方面,收买马尔代夫议员,发动针对总统的弹劾,支持在野党反对派势力,增加执政成本,激化党派冲突。2月5日,穆伊兹在议会的演讲遭遇在野党议员的抵制。现有的80名议员中,只有24人出席了总统演讲。据报道,马尔代夫两个主要在野党正在谋划弹劾总统。

  二是经济方面,利用马尔代夫对自身农产品的依赖性,在粮食、蔬果、家禽、淡水出口上对马尔代夫实施“卡脖子”,减少印度对马尔代夫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

  三是军事安全方面,自1988年以来,国防和安全就是印度和马尔代夫的一个主要合作领域,印度提供了马尔代夫70%的国防训练,对马尔代夫国家安全自卫队有过数千人次的培训。

  四是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发起印度籍劳工的集体抗议,限制马尔代夫人赴印度的教育和医疗签证,缩减针对马尔代夫人赴印接受各类培训的支出等。印度人是马尔代夫第二大外来劳工群体,主要集中在医生、护士、教师等专业人员和商业领域。而且,由于马尔代夫医疗资源的匮乏和落后,绝大多数马尔代夫人的医疗需要赴海外进行,最受欢迎的医疗旅行目的地就是印度。

  然而,即使印度对马尔代夫外交“芬兰化”如此耿耿于怀,甚至出手干预,但它面临着诸多阻碍。在巴以冲突问题上,马尔代夫民众和印度执政党的立场相左;在过去3年的“印度退出”运动中,马尔代夫民众积攒了对印的排斥情绪;过去5年间印度对马尔代夫的财政支援承诺并没有兑现,马尔代夫民众对此倍感失望。失道寡助,印度“地区门罗主义”必然行不通。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迪维希语教研室主任)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郭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