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风物】处州有“遗”珠

2024-10-18 来源:“方志浙江”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浙江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创造了悠久的历史文化,既有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同样值得珍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记录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人情、文化理念的宝库,是代代传承下来的劳动智慧结晶,是文化史上璀璨闪耀的明珠。丽水古称处州,地处浙江西南部,不仅有自然之美,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翻开《浙江通志·非物质文化遗产志》(以下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志》),丽水的龙泉青瓷、松阳高腔、青田鱼灯,散发出熠熠光芒,从古穿越至今,生发出更加独特的韵味。

  《浙江通志·非物质文化遗产志》

  丽水的美,不是热烈的、明艳的,不是倾国倾城的,它是清秀的、悠闲的,是慢慢品味的。寻访到丽水,漫步街头古巷,赏四时风景,若累了可寻一处,或青绿山脚,或枕水桥畔,点一壶茶,听一支曲,在点点闪烁灯光下品味处州“遗”珠。

  盏有韵——龙泉青瓷

  饮茶之事,一闻茶香,再看茶汤,袅娜茶叶飞舞在粉青、梅子青的茶壶中,茶汤与茶盏黄绿相宜,自带江南的温柔与古朴的色彩。赏心悦目的茶滋味更好。丽水人饮茶,多用龙泉青瓷的茶壶、茶盏,因龙泉青瓷的原产地龙泉就在这里。《非物质文化遗产志》记载了龙泉青瓷的发展历程与传统烧制技艺。龙泉青瓷因“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享誉海内外,成为国礼。

  2023年第六届世界青瓷大会展示的龙泉青瓷茶具 龙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供图

  中国陶瓷考古泰斗陈万里先生曾经评价:“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龙泉青瓷始于晋代,隋唐时期小规模生产,北宋初形成规模与特有的风格;南宋时达到高峰,梅子青、粉青瓷烧制成功;元代,形成雄厚大度的风格;明成化后,窑业衰退。新中国成立后,龙泉青瓷生产进入新的发展期,青瓷制品种类更为丰富。“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唐末诗人徐寅如此描述龙泉青瓷。冰裂纹更是龙泉青瓷特有的技艺,从中可现不灭窑火的热情。2005年,龙泉青瓷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中国申报的首个陶瓷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传统手工技艺类的第一个陶瓷类项目。

  曲意深——松阳高腔

  品一口茶,不可错过处州特有的戏曲——松阳高腔,在悠扬婉转的丝竹伴奏和辽阔秀丽的唱腔中回味南戏遗风。松阳高腔有600多年的历史,在元末明初和清朝曾经兴盛,通过不断传承发展,至今仍散发着活力。松阳高腔的舞台不止在剧场。在古典宏大的黄家大院里,戏曲与巧夺天工的木制雕刻相映成趣;而在横坑村竹林剧场的茂林修竹中,戏曲与自然的和谐融入更是不可多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志》载,松阳高腔是历史悠久、自成格局的单声腔剧种,相传由道教法师松阳叶法善所传,吸收了当地民歌、小调、民间器乐曲,糅合了道教音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这种特色的戏曲尤其受当地人的喜爱,有《夫人戏》《耕砺山》这样的独有剧目,也有《芦花记》《拜刀记》这样的经典剧目。松阳高腔唱腔独特、剧目繁多,早期以锣鼓伴奏,自清中叶后加入了丝竹伴奏,更为丰富。不同唱腔有特有的伴奏乐器,生、旦唱腔多以丝竹伴奏,花脸多用唢呐伴奏,个别由大锣配衬,具有鲜明的人物特点和唱腔特色。2006年,松阳高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松阳县大东坝镇蔡宅村的松阳高腔表演 毛牦/摄

  灯火明——青田鱼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每逢节庆时,便可到青田县欣赏青田鱼灯的表演,“红珠”领队,鱼灯在音乐声中游走、跳跃,变换队形,灯火辉煌,鱼腾人跃。置身其中,充分感受到节日的欢欣氛围、舞者的矫健自信,以及观众的快乐心情。《非物质文化遗产志》载,青田鱼灯自明代开始流传,是青田县以鱼灯为道具的民间舞蹈。2008年6月,青田鱼灯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鱼灯,选用鱼的形象,因鱼与青田县密不可分。青田的农田中,水稻郁郁葱葱,红色的田鱼穿行其间,一田两用、稻鱼共生,形成了“稻鱼共生系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在2005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鱼灯中的鱼根据瓯江淡水鱼的形象制作,种类丰富,有红鲤鱼、鲪鱼、鲢鱼、草鱼、鲫鱼、田鱼、塘鱼、青龙鱼,还有虾和河豚等。青田鱼灯既是劳动生产形成的风俗习惯,也是对年年有余的美好祝福。青田鱼灯与处州名人刘基有关。刘基是青田县人(其出生地南田现属温州市文成县),是明代开国功臣。相传在他的指点下,鱼灯加入鱼、虾的特征动作,还将作战用兵中的一字长蛇、二龙出水、三才和谐、四门斗府、五虎抓洋、六子连芳、七星斩将、八门金锁、九曜星官、十面埋伏等阵法融入,表演更具有观赏性了。现今,青田鱼灯不光风靡当地,更“出海”交流,向海外的侨胞和国际友人宣传青田的民俗文化。

青田鱼灯表演 周功斌/供图

  千年来,处州大地孕育了丰富而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用之瓷、所赏之戏、所庆之舞,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在处州,可以拾取更多的“非遗”明珠,如缙云黄帝祭祀、龙泉宝剑、丽水鼓词、班春劝农、景宁畲族婚俗……这些“非遗”与当地的文化、群众的生活生产方式密切联系。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扬,在发扬中创新,让它们继续保留记忆,焕发新的光彩。

  作者:吕露莹,丽水市地方志研究室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常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