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又俗称灯节或元宵节。
元代,大都建成后,积水潭(海子)一带成为十分繁庶的地区。起源于汉代并盛行于唐宋的民间传统节日——上元灯节,也在这一商市繁盛、人流如织的地区流行开来。
据《析津志辑佚》描述:“市利经纪之人,每于诸市角头,以芦苇编夹成屋,铺挂山水、翎金等画,发卖糖糕、黄米枣糕之类,及辣汤、小米团。又于草屋外悬挂琉璃葡萄灯、奇巧纸灯、谐谑灯与烟花爆竹之属。自朝起鼓方静,如是者至十五、十六日方止”。
入清后,据《燕京岁时记》载:“六街之灯以东四牌楼及地安门为最盛”。当时,地安门外的上元灯节,灯饰如海,人流似潮。过灯节时,家家店铺高高悬挂起如珠玑、如霞标的五色灯球,同时间以各式花样各种颜色的纱灯。放灯的夜晚,观者如云,热闹非凡。
《清代北京竹枝词》中有一首《地安门》:“元宵灯火闹黄昏,此日惟余两壁存;忆到繁华浑不觉,放声哭过地安门。”它既描绘了帝国主义掠夺带给北京的凄惨情景,又反映了当时北京人的情绪。
民国时期,据《老北京的生活》及《鼓楼三条街》记载,地安门外一带灯市盛行如故,引人入胜。各类商铺中尤“以饽饽铺善挂灯”,有以《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聊斋》等人物及故事题材而制作的精美灯盏,供人观赏;更有干果铺的巧匠,“结冰为器,栽麦苗为人物,华而不侈,朴而不俗”,凡此冰灯,别有情趣;“大顺公”干果铺每逢灯节时,以麦龙灯、冰灯、百花灯吸引顾客和游人;“和顺居”灌肠铺则特制灌肠灯悬于铛上;“后门大街布店多放烟火”,品种有二踢脚、金盘落月、葡萄架、飞天十响、五鬼闹判、花盆、线穿牡丹、天地灯等十多个,火树银花,绚丽多彩。
上元灯节期间,位于地安门西大街路北的宛平县城隍庙内还举办庙会活动(正月十三至十七日)。此处的庙会活动,白天比较平常,主要是晚上非常热闹。掌灯以后,庙前数百米的街旁,设有灯笼、爆竹、香烛、玩具、杂货摊及各种风味小吃和应节物品摊。人们在各摊位前流连、购物后,进庙内争相观看悬挂在正殿、配殿的绘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西厢记》等画幅的纱灯。这些纱灯多数是商家店铺或有钱人家捐献的。
该庙会最吸引人、最热闹的活动,是庙内正院中有一尊泥塑空腹的“判官”,空腹中填煤,被点燃后,“判官”的口、眼、耳、鼻中喷出约一尺长的熊熊火焰, 火旺时“判官”遍体通红,人们称之为“烧火判”。“判官”的手中还持有一个泥塑的牌子,上写“你可来了,正要拿你!”后来改成“当心扒手!”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争相观看者极多。“烧火判”成为京城独有的一项民俗活动,也成为上元灯节中的一项独特内容。
上元灯节除了售灯、放灯、观灯、赏灯以及施放和观看焰火爆竹、逛庙会和观看“烧火判”之外,还有制作、出售和购买、煮食元宵的店铺。过去,位于地安门外大街的满洲饽饽铺桂英斋的元宵很出名,有各种馅块,现打(即摇)现卖。现在,每逢元宵节前,饭店、食品店均大打元宵战,有时购买者排成长队,除各种馅的摇制元宵外,还有南方汤圆上市。另有些人购买半成品的面块和馅块,回家后自己动手包制,别有情趣。
(内容选自:《北京地方志风物图志丛书-什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