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今天,农历腊月初八。我们迎来了中国传统的腊八节,它又被称为“腊八”。
每年进入腊月,宜昌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拉开了迎接春节的序幕,人们称之为“忙年”。所以,要想吃透年味,我们得先从“腊”说起。
西汉戴圣《礼记·郊特牲》中记载:
“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远古时期由尧发起,在每年的十二月举办蜡(音zha,四声)祭活动,回顾带来农业丰收的八位有功之神,进行祭祀表达感恩,并祈求来年保佑丰收。抓田鼠的猫、吃野猪的虎、嘴下留情的昆虫,都作为有功之神来祭祀。十二月、蜡祭、八神,由此产生关联。
岁末祭祀,古时曾分为腊祭与蜡祭。腊祭,是祭祀列祖列宗;蜡祭,是祭祀与农业有关的神灵。秦汉时期,腊祭与蜡祭并行。随着时间推移,腊、蜡二者逐渐混同,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将“蜡”改为“腊”。腊祭的这一天,被称为腊日。十二月,便演化为腊月。十二月八日,便演化为腊日。
南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那个时候,宜昌便有了过腊八节的习俗。在腊八节这天,民间盛行击鼓、戴傩面驱疫驱鬼邪,“以豚酒祭灶神”的习俗。当时的腊八节与吃粥并无关系。
清乾隆《东湖县志》记载:
“十二月称腊月。初八为腊八日,杂米为糜,曰腊八粥。人家酿秫曰腊酒,以盐渍脯曰腊肉,以盎贮水曰腊水,可经三春不坏。”
宜昌古俗,腊八节不仅可享用美味的腊八粥,还会酿制腊酒,腌制腊肉,贮藏腊水,讲究还真不少。
吃腊八粥是腊八节最重要的习俗。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
“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在古时的宜昌地区,寺庙都非常重视腊八节。至今,玉泉寺、古佛寺等寺院仍有对外提供腊八粥的习俗。
腊八粥的制作方法因地域而异,各具特色。长阳作为宜昌土家族的聚居地,这里的腊八粥更是有其独特之处。
清道光《长阳县志》中记载:
“季冬八日,用糯米、黏米、绿豆、红豆、黄豆、黑豆、白豆,腊肉剁碎,杂煮做粥者,名腊八粥。食之,老者健,少者无灾。”
由此可见,清代长阳的腊八粥是由两种大米、五种豆,以及腊肉丁这八种材料熬煮而成。大家不妨尝试使用这个古方,亲手熬制一锅传统的长阳腊八粥与家人分享。
制作腊酒习俗由来已久,唐韩鄂就在《四时纂要》中记载了酿制腊酒的方法。按照传统,酿腊酒一定要在腊八节这一天取水酿制,而各地酿酒所用的主料却各有千秋。
古代宜昌人用秫(高粱)酿制腊酒,用于祭祀、迎接新年,祈福风调雨顺、幸福安康。酿制腊酒的传统也得以流传至今,用高粱酿制腊酒逐渐成为宜昌地区的特色,腊酒入口甘烈、酒香醇厚,让“年”更有味道。
腊八节,要开始腌制腊肉。
腊味,是宜昌人心头那一抹挥之不去的家乡味道。一到腊月,家家户户便挂满了诱人的腊肠、腊肉,串串相连,排排而列。
宜昌的烟熏腊肉,传承千年的传统手艺。将盐、八角、花椒、桂皮等香料细细研磨成粉,与肉混合腌制;再用搓捻的棕叶绳串起,沥干水分,悬挂于火塘之上;用柏枝、松针、橘皮等冷烟慢熏,早晚烟火不断。熏上多日,原本鲜嫩的肉质逐渐变为酱红,散发出浓浓的果木香,让人垂涎欲滴。
而那些隔年的腊肉,更是珍贵的佳品。每当贵客临门,宜昌人总会拿出珍藏的腊肉,热情款待。
贮腊水,也称贮藏腊八水。人们认为腊日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这天的水凝聚了天地之气,尤为珍贵。于是,家家户户便在腊八节这天,用缸罐等容器存水加盖密封保存,待来年开春以后取用,用于配制药剂、酿制药酒有奇效。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一年二十四节气......水之气味,随之变迁,此乃天气之气候相感也”,腊日水“宜浸造滋补五脏及痰火积聚虫毒诸丹丸,并煮酿药酒,与雪水同功”。在很多中药古方中,都强调要用腊日水。
腊日水有如此神奇功效,在这一天取水煮腊八粥、酿腊酒、腌腊肉的习俗形成并沿袭,便有了合理的解释。
在宜昌,腊八节贮腊水习俗,对汲饮长江水长大的老一辈,应该是有深刻印象的。吃自来水长大的后一辈,对这一古俗也就不甚了解了。
或许,在这个腊八节,我们可以尝试重拾那份古老的执念,去探寻腊水的神奇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