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清安徽桐城人。少时体弱多病,然嗜学,随伯父姚范学习经学,又从刘大櫆学古文。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年)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十五年(1770年),散馆改主事,后历授山东、湖南乡试副考官、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年),《四库全书》开馆,被荐入馆充纂修官。后致仕归里,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散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前后凡40年。姚氏治学以经学为主,以宋儒之学为治学根本,提出了“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合一”的主张,与方苞、刘大櫆并称桐城文派三祖。姚氏著述极丰,主要有《惜抱轩全集》88卷,并选编有《古文辞类纂》75卷。嘉庆八年(1803年),孙星衍纂成《庐州府志》14卷,姚氏参与了审核加工。十六年(1811年),姚氏纂成《江宁府志》56卷。该志载述宏富,考证精审,对人物叙述极详,姚氏在所作该志序言中谓“广搜博访,分类纂修,缺者补之,讹者正之,谬乱者削之,以期信今传后”。姚氏在方志理论方面亦颇有见地。他在所作《新修宿迁县志》序里提出,“郡县有志,本史体也”,“为史之道,莫贵乎信”,主张修志应发扬“史家传信”的传统,志书“所取之事,必存乎信实而已”。在所作《泰山道里记》序中,姚氏提出了“考记其地土之实,据以参相校订”的修志主张,要求做好实地考察工作,以克服以往地志“妄引古记,至纪今时山川道里远近方向,率与实舛”的积习弊病,以保证志书不出谬误。他在为《滇系》一书写的序言里,论述了方志性质及修志人才,认为“方志为史家之一体,非具史才者为之,不能善也”。
(摘自《中国方志通鉴》)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