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寒冰

梁寒冰

2022-10-26

  【梁寒冰】(19091989)山西定襄人。先后就读于太原国民师范学校、北平师范大学。民国22(1933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成员、共青团北平市委组织部部长、中共北平市军委书记,参加组织领导了“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长期从事中国共产党的军运、统战和城工工作。曾任教于抗日军政大学、延安马列学院。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天津市军管会文教处副处长,天津市教育局局长,天津市委文教部部长,中共河北省委文教部部长兼河北大学校长,中共中央华北局宣传部副部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分党组书记、副所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他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著有《殷周社会史》、《中国社会发展史》,编著有《中国现代革命史教学提纲》、《唯物论与唯心论》、《解放战争大事记》、《历史学理论辑要》,译有《唯物史观世界史封建社会部分》,主持出版《历史教学》杂志,发表有关史学理论、教育理论等方面的论文数十篇,还积极参加并组织领导了《中国历史大辞典》的编纂工作。1980年后,先后任第一、二届中国地方志协会会长、常务理事,第一届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组长,致力于全国新方志的编纂指导工作。他积极推动全国各地修志机构的建立,为加强地方志工作的领导而奔走呼吁,一方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推广各地的好经验、好成果,组织召开指导小组各种会议以及全国地方志第一次工作会议,并作讲话,会后还奔赴各地指导落实会议精神,推动各地修志工作健康扎实地发展;另一方面重视方志理论研究,坚持有计划地开展学术活动,并提出建立专、兼职两支修志队伍即方志办公室人员和协会会员,二者密切配合开展方志工作,对当时各地的修志实践、新方志学的理论探讨及学科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他认为地方志是科学的资料书,不同于阐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史学论著,应脱离历史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他提出要建立马克思主义方志学理论,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编写地方志的指导思想,从搜集、甄别、整理、选用资料到科学分类、排列资料直至编辑成书的全过程,都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科学方法进行统帅,这样才能使新方志与旧方志从根本上区别开来,使新编志书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现代性、知识性和稳定性,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在志书的功用方面,他认为修志是了解国情的基础性工作,要注重其经济效益、社会效果和现实意义;要“详今略古,古为今用”,充分体现时代性。他认为,各级修志机构应是一个调查研究单位,既要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又要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方志队伍要向研究方向发展,“人才就是质量”。他主张,修志体制要实行责、权、利结合的主编责任制。他还指出,对旧方志应批判地继承,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选择和整理。有论文集《新编地方志研究》。 

  (摘自《中国方志通鉴》)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常畅)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