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千年历史名窑重新焕发神韵
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这座被称为“钧都”的千年古镇,见证了国宝钧瓷传奇而曲折的发展变迁。从宋代的繁盛顶峰、元代的普及,到明清至近代的衰落,被世人惊叹“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钧瓷甚至一度濒临断烧。直到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钧瓷才绝地逢生,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华丽转型,并走向世界舞台,散发璀璨光泽。这背后,是神垕钧瓷艺人对历史的坚守传承和面向现代的不断创新。
行走于民间和学界的手艺人
——记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吴元新
蓝印花布又称“药斑布”“青花布”。这抹传承近千年的靛蓝,曾引领时代潮流,“衣被天下”。明清时期,蓝印花布由于色彩古朴、寓意吉祥、耐脏耐洗等特点,成为广大劳动人民首选的布料。曾几何时,蓝印花布逐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如今它以另一种姿态回归了。2006年,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日,记者采访了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元新,请他讲述自己与蓝印花布的故事。
泰山皮影:摇曳在光影中的民间技艺
一块表演幕布,两束灯光,手持不同造型的皮影,脚踏木鱼、渔鼓等乐器,配合着声情并茂的唱腔……灯光映射下,五彩斑斓、不同形象的皮影在演出者操纵下翻转着各种动作,投在表演幕布上,光影流转之间,一场泰山皮影的表演就此拉开帷幕。9月初,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范正安家里,他向记者现场展示了一段泰山皮影戏。
全面推进传统工艺服务乡村振兴
——访中国文联副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
传统工艺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推动传统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传统工艺服务乡村振兴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围绕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等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文联副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
重视民间工艺的社会文化建构作用
——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铁梁
传统工艺世代流传,不仅浓缩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精湛的百工技艺,还建构了乡村社会文化生态和民间社会交往的形式。如何理解民间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传统工艺?传统工艺在城乡社会交往和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铁梁。
中华手造让传统工艺回归生活
9月19日,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首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落下帷幕。为期五天的展销,不仅带火了来自全国各地2700余家参展商的手工艺产品,还让这些琳琅满目的手工艺产品以“中华手造”这一闪亮的名片走向国际。作为此次博览会学术研讨环节,9月15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分会场举行了“中华手造发展峰会”,与会学者聚焦“中华手造”,从传统工艺中解读文明传承的基因,创造现代文明的生活之美。
传统工艺产业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是传统文化复兴和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已成为中国人民当代生活的集体共识。我国幅员辽阔,农耕文明上下数千年,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传统手工艺,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传统工艺包括雕塑、陶瓷、织染、文房四宝、刻绘、编织等十余个门类,在历史上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田园生活,提升了农业生产力,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智慧。
非遗技艺催生乡旅融合新业态
传统手工艺源于民众日常生产生活,在当代社会变迁中已成为非遗保护的一个重要门类。传统手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价值、思想智慧,在当代生活中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非遗技艺作为漫长历史中民众智慧的结晶,其独有的文化意蕴和可操作的生产盈利特质是当代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
在转化与发展中整体性传承“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和传承,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当代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文明传统中的物质遗产而言,是指其渗透、交融、行进于生活过程、生活本体、生活积淀中,被无意识地继承、叠加、扩充并发展的部分。正由于其与生活的一体性,它往往作为生活本身的一部分而融入日常行为,于衣、食、住、行、用这些最普通的过程中完成生活中的文化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