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当下 深耕类型——2024年春节档电影观察

2024-02-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数据表明,中国电影的恢复性增长已经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期,电影的整体生态环境也在向好的方向转化。不过,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分析数据背后的原因。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深入分析中国电影的结构性变化,以及因为结构性变化带来的各种各样的结构性矛盾。比如,电影的“口红效应”时隐时现,让人琢磨不透;女性观众占比60%以上,三四五线城市的观众比例也在不断增加;电影创作和生产的资源配置方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等等。还有不少人发出追问,贾玲凭什么“热辣滚烫”?韩寒凭什么“飞驰人生”?这些问题背后的文化逻辑、市场逻辑,包括体制性、观念性和机制性的一些问题都值得探讨。

  今年春节档票房最高的是贾玲的《热辣滚烫》,可以定义为“行为艺术大于艺术创作”。无论是在电影上映前的宣发,还是聚焦这部电影本身,贾玲都把行为艺术发挥到了一种极致,也满足了当下观众的一种需求,她自身就在不断地制造话题性。在过去,代表一二线城市观众的中产阶级趣味的电影成为大家的追捧,但是近些年三四五线城市的新观众群体,对中产阶级的趣味从美学到创作,都已经发生了游离。观众人群不断下沉,导致了像《八角笼中》这样的影片更受欢迎。现在电影的社交性需求被过度放大,审美性需求则被忽视。今年春节档把社交性需求放大到了极致,而把审美性需求压抑、排斥到了边缘。

  2024年春节档,反映了当下电影结构性矛盾的一种突显,而且背后的电影市场逻辑、文化逻辑,包括心理逻辑都在发生悄然的变化。这不仅仅是电影自身的呈现,而且是社会文化、心理结构,包括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因为电影的结构性变化,导演推动电影资源的优化配置的能力被放大,可能超过了其作为导演的专业能力。谁能拥有更好的资源,谁能把这些有效的资源组合在一起,就更有可能在电影市场,尤其是春节档的电影市场引发观众的追捧,刷新票房的创纪录。

  中国电影要进一步克服体制性的问题、观念性的问题和机制性的问题,去适应市场、科技、观众的变化,更好地深耕类型,找到与观众实现共情的路径。

 

  作为在市场第一线的业内人士,我们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能看到票房数字后面存在的问题。我有如下五点思考:

  第一,今年春节档其实不能简单地跟前几年做对比,放假的天数不一样,对比的口径就不一样。今年春节假期是8天,以往是7天,因为影片是从大年初一开始上映,所以实际上以往春节档只有6天。可以具体对比一下两组数据:一是初一到初六的票房,2024年64亿,2023年66亿,2021年77亿;二是初一到初八的票房,2024年80亿,比2023年稍高,但是比2021年118亿还是差了不少。今年春节档对一整年的电影市场都至关重要,可以说打响了2024年电影市场的第一炮。

  第二,关于观影人次和票价。今年的观影人次有所增加,是因为票价降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票房和观影人次在增加,票价在下降。因为有票补,各地发放了不少优惠券,把票价压了下来。今年排片费相对少了,用在票补上,所以把总体的票价给拉低了。今年春节档影院的上座率有所下降,这是因为营业的影院达到了创纪录的12000多家。

  第三,今年春节档质量和口碑好的影片没有取得高票房。对于电影企业来说,做电影最困惑最难的一点是只有话题性的影片,才能引发观众情绪共鸣,才能在市场上成功。这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某些影片的品质,而且互联网时代、短视频时代这种趋势还在加剧。我们还是要尽量做到艺术和商业的平衡。

  第四,今年最大的意外是四部春节档影片的撤档。在我从影近40年的时间里这是第一次,在中国电影史上可以载入史册了。这次的撤档事件,有利有弊,弊大于利。有利方面是给片方如何选择档期上了非常生动的一课,并不是所有影片都适合春节档。不利方面,电影市场的头部效应在重要档期越来越明显,今年走向了极端,完全没有腰部、尾部影片,除了票房20亿以上的片子,下面就是不足亿元的“悬崖”了。票房分布层次没有了,电影市场就显得不是那么健康了。

  第五,分线发行的问题。这种发行方式本意是为中小成本影片提供机会,但现在做起来更难。有四大原因,一是中国的院线大多以加盟影院为主,院线指挥不了影院,这是阻碍分线发行最大的麻烦。二是中小成本影片本身处于弱势,跟院线谈判的时候,会处于更不利的地位。三是很多电影公司拥有完整的制、发、放产业链,这种状况会加剧分线发行的不公平。四是互联网时代,观众的观影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对中小成本影片非常不利。不少观众养成了去影院看“大片”,在网上看中小成本影片的习惯。应该进一步探索中国式分线发行模式,只有这样春节档撤下来的中小成本影片才有机会。

  未来,传播方式、技术等变化对电影创作生产会产生很大影响,但是不管怎么变,还是内容为王。

 

  《第二十条》这部电影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光线影业和张艺谋团队三家共同打造的作品,由光线影业申报立项。这部作品的成功,不只是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社会效益和法律效益。实际上,我们国家激活刑法“正当防卫”条款是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有几句台词在所有的政法机关都是耳熟能详的,如“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当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等等。拍摄这部作品的根本目的,是希望在全社会激活“正当防卫”条款,消除社会戾气,推动社会进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在创作与发行中,我们充分尊重创作规律、管理规律,每一步都不敢偷懒。剧本创作及拍摄前,策划、编剧包括演员等主创人员认真深入生活,以便作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我们的检察官;张艺谋导演团队加入后,对原剧本进行了大幅度的压缩,同时也进行了再创造,专门召开剧本研讨会进行论证;拍摄期间,最高检影视中心安排制片人全程盯组,确保检察剧情的专业性。后期制作完毕以后,我们作为行业协审部门进行了认真把关,一共提了30条意见,主创团队认真研究,均做了认真修改。这部作品在适应市场规律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比如,上映初期票房不太理想,我们主创团队还要进行总结。

  目前《第二十条》形成了话题度,实现了检察文化新的突破,达到了创作目的。其一,塑造了新时代检察官“求真务实、担当实干”的良好形象,弘扬了“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的检察精神;其二,激励了检察官包括政法干警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如我在诉”的态度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其三,向全社会普及了刑法“正当防卫”条款,完成一部文艺作品的社会功能,引领了“法不能向不法让步”风尚,必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步伐。

 

  今年春节档再创新高,成为新的史上第一。第一,再次体现了“电影市场红红火火”,证明了观众已经确立春节观影的新民俗。第二,多项指标协调共进。票房、人次、场次均明显上涨,但票价比2023年又降了,营业影院的峰值有1.2万家,也比前几年有提升。第三,行业生态在明显变好。市场进一步公平、公开、团结,影片“进档”和“退档”都由市场主体决定,头部影片没有碾压式寡占,也没有明显的网络黑水、偷漏瞒报票房、偷录盗录影片、安全放映事故现象。

  这说明,行业回到了尊重市场规律、艺术规律、管理规律的正确道路上来,体现了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精神。只要国内电影整体的生态环境不断变好,电影市场就能继续欣欣向荣,实现电影强国的梦想就会成真。当下我们最大的底气就是,经过疫情的洗礼,我们经得起任何考验。发展不是靠一时指标的上扬,发展本身就是螺旋上升的。

 

  2024年春节档电影的不足之处:一是缺乏电影感:电影应具有电影的特质与影像的表现力,让视听语言书写的光影故事呈现给观众一种“电影”独特的美感。电影感是靠视觉化、听觉化、动态化来衡量的。今年春节档电影强调的是故事性、戏剧性,强调“叙述”而不是“视听动作”,对如何去讲述镜头缺乏追求与思考,影像语言表现平庸、常规且套路,没有形成自己的电影语言系统,对电影语言本体几乎没有贡献。二是缺乏创新性:这一点是和缺乏电影感联系在一起的。具有原创性的导演都有自己的一套语言系统,有自己的风格与腔调,然后再不断强化、深挖与拓展。四部春节档影片都没有做到这一点,整体观感是缺乏审美与惊奇,缺乏人性的挖掘,是表层的文案与鸡汤。这些影片尽管都冠以“喜剧”,但仍面临从“段子喜剧”进化到“结构喜剧”的问题,这也是国产喜剧电影的通病。

 

  2024年的春节档令人喜忧参半。首先是电影市场结构及资源亟需改革及优化。一是影院终端仍然是电影发行放映的“束缚”;二是档期化操作亟需优化;三是头部影片占尽资源优势,腰部和尾部影片难以出头。其次是电影观众年龄结构、观影心理、审美意趣改变影响了电影市场和创作。最后是电影创作的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目前中国电影创作表达、题材、格局在逐步由宏观转向微观,从外部环境转向个人内部精神成长。

  在大力发展新质电影生产力的当下,重新认识电影的本质,推动电影产业重构;持续推进电影创作的高质量发展;扭转电影市场概念,调整市场拓展策略;提升科技和互联网赋能,提升不同观影群体的观影黏性;加强学术研究和评论引导,构建健康和谐的电影观影引导机制等都将是中国电影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2024年春节档票房的突破,体现出中国电影市场化更为成熟,继续为重建中国观众的观影习惯作出贡献。从电影的发行、院线以及终端市场的角度分析,根据电影市场规律,为影片选择更适合的时间段投档,提供了更多经验。其次,档期具有丰富的价值涵义,体现出电影产业链各个重要环节的相互支撑和促进。2024年春节档的几部电影是对中国电影本土特性的一次展示,其叙事方式、情感表达非常贴合中国观众的情感需求,并且与中国观众的现实生活与思想状态产生切实的联系,因而反映出中国电影春节档的价值提升。最后,2024年春节档,三四线城市的票房占比接近50%。影片票房的地域性沉降与放映终端的深入触达对中国电影的产业形态和档期价值的变化会产生影响。

 

  《第二十条》没有选择以往政法片正襟危坐、严肃沉重或者悬疑惊险的风格,而是用略带荒诞的琐碎日常冲淡剧中人的艰难抉择,去消解批判现实的意味。在生活喜剧中,巧妙贯穿的三个案件让严肃的司法主题逐渐显露出来。影片有意识的将检察官韩明打造为一个一体两面的人——检察官和老百姓。在两种身份的转换过程中,他将自己带入到当事人的立场,进而成为唤醒沉睡条款的一己之力,为当事人争取法律上的公平正义。影片通过三个不同时态又互为镜像的案件,生动地表现了检察官韩明从照章办事到为民请命的转变过程,也为观众展示了中国法治建设的现代化进程。

  导演张艺谋在影片中隐匿了所有的个人色彩和风格,用更为大众化的表达方式和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剧演员,降低观影的门槛,让更多的观众愿意走进影院去观赏这部影片,去感知法律条文背后的温度。

 

  2024春节档票房破80亿,却只有四部影片上映。而这四部影片中,《熊出没·逆转时空》是个成熟的大IP,另外三部中,两部励志片,一部有轻喜剧色彩的社会问题片,且不论质量如何,单论题材和类型,也过于单一单薄,这绝不是一个健康的、良性的电影生态。

  春节档以喜庆团圆为主,但人民的娱乐需求和审美需求是多样的,古装动作片、青春爱情片、家庭伦理片、社会问题片、警匪动作片乃至国外的优秀影片,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类型。希望春节档期里,有多种多样可供选择的类型影片出现,唯有电影生态丰富完善,春节档票房的真正突破才有可能实现。

 

  《第二十条》通过一主两辅的情节设计以及节奏剪辑、摄影角度、戏剧冲突来完成主题宣示,电影手段有效调动了观众较高的参与感。着意对“情”的渲染,对“理”的探析辩驳,从而吸引观众由情及理、由理及法。影片中设计的很多台词,尤其雷佳音的振聋发聩、震撼人心,而且运用让观众在片中人物的争吵、争执中触发代入自己观点的手法,并进一步引申出“二十条”相关的法理观点。影片的关于“情与法”等主题的由表及里、步步深入的深度表达值得赞叹。

 

  《热辣滚烫》汇聚了综艺名场面、小品和段子,形成拼凑和拼盘,一方面迎合了观众对春节档电影的欢庆需求,取得票房成功,此类影片有其存在的理由,但另一方面,这种带有明显特色的成功会引发电影行业的其他隐患,如其他有深刻思考或艺术价值的影片受到挤压,创作者的创作热情受到伤害,观众的审美倾向被引导至浮躁的状态。影片的画面布光刻意,镜头语言刻意,缺少质感。声音方面,应用大量音乐、歌曲推动观众情绪,引发“为催泪而催泪”的悲伤,这种方式在当前的院线电影中一再出现,比如《前任4》等,但并不值得推崇,属于较为低级的情绪塑造,音乐的滥用使得声音成为一种负担。

 

  张艺谋导演的作品一直比较“在线”,今年的《第二十条》也同样“在线”:故事“在线”:影片通过三条故事线纵横交织,将情与法、公平与正义、事业与家庭的种种较量、种种抉择展现得淋漓尽致。表演“在线”:《第二十条》里挂职检察官韩明,表面“窝囊”,实则“硬气”,这两个截然相反的人设,被雷佳音刻画得入木三分;演员赵丽颖在片中饰演一位聋哑母亲,尽管没有一句台词,也同样用精彩的演技赢得了观众的心。情怀“在线”:影片故事线之一公交车上见义勇为的张贵生,多年来一直在女儿的支持下上访,为了“讨个说法”,“至死不渝”。这让观众联想到《秋菊打官司》。三十多年过去了,“讨个说法”由秋菊变成了张贵生,不变的是导演对法理乃至人性的不断追问与探讨。

 

  电影《第二十条》收获了不同的影评和观众反响。一方面,有影评认为张艺谋的手法依然稳健,成功地将现实性和喜剧性结合在一起,通过多线交织的叙事形式和树立群像来共同探讨“第二十条”的“正当防卫”议题,被认为是一种“以小写大”的巧妙视角。然而,也有批评指出,电影中的一些角色表现不够专业,且电影的节奏和内容选择存在问题,使得一些观众感到难以接受。《第二十条》在探索社会重要议题的同时,试图通过喜剧的形式减轻这些议题的沉重感,引发观众的思考。这种尝试获得了观众和影评人的不同评价,既有积极的认可,也有对于执行方式和深度处理上的批评。

  总之,电影质量的提升和观众口味的多样化要求,才能推动春节档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

 

  今年春节档的一个特殊现象是首次出现了“撤档元年”。春节档出现如此显著的“冷热不均”的背后,是影片类型需要与档期消费需求的供求偏差。春节档市场有着一定的下沉趋势,以至于春节档影片除了符合“合家欢电影”的强大消费惯性之外,还需要在创作内容上根据市场趋势进行精细定位。《热辣滚烫》成为春节档爆款并非偶然,它的改编有着很多为春节档量身定制的必要元素。《热辣滚烫》改编自日本导演武正晴2014年的电影《百元之恋》。在中心人物的塑造、影片的叙事风格以及人物群像塑造上,《热辣滚烫》有着区别于《百元之恋》的中国化、本土化的艺术原创性。《热辣滚烫》的中国式改编可以说是成功的,但这种成功可能更多地体现在票房上,在对春节档观众心理的精准把握上。而它的艺术原创性实际上紧密勾连着作为一部春节档电影的商品属性,或者说电影工业的美学生产。

 

  2024年春节今年超过80亿人民币票房的成绩,不光是票房成绩,还包括观众人次,都超过了去年。这表明中国春节档电影再次出圈并形成轰动性的文化事件。如《热辣滚烫》中贾玲的减肥成为全民热议话题,《第二十条》对公平正义的接地气阐释也广受大众关注,在网上形成了较高的话题度。在创作层面特别是电影叙事上,这些影片也都有较好的完成度,特别是《第二十条》在这方面更为凸显,影片还将喜剧类型引入其中,实现了某种突破。

  2024春节档电影从创作到营销也有一些需要检视的问题,比如《热辣滚烫》更多是靠话题来营销,其在创作方面尚待改进的地方也较多,且本身探讨的“找到自我、接纳自我”等都是文艺话题,创作逻辑更偏向于文艺逻辑而远离春节档所要求的商业逻辑。此外,还有四部电影退出春节档,这也是史无前例,表明中国电影的产业、档期、发行等方面并不成熟,需要进一步优化。

  香港电影从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沿用分线发行,制片方和发行公司是一体的,很多制片公司是院线本身创立的,实行前店后厂式的垂直整合,以邵氏电影公司为典型。到了90年代以后,香港分线发行混乱崩盘,内地在90年代的时候也曾经探讨过这个问题,以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为典型。而最终结果是垄断,自己出品的影片发行特别卖力,其他公司的片子则不去发,一家独大。分线发行的方式用于当下的确不太适合,需要业界认真研究和观察。

  2024年春节档电影在海内外均取得了较好的关注度,亦为影视学“三大体系”建设提供新的支撑点和角度。

  (以上内容根据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举办的“共情当下 深耕类型——2024年春节档电影研讨会”专家发言整理)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胡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