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本网记者 吕家佐/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吕家佐)8月12日,“让历史说话 用史实发言——国家图书馆抗战文献整理成果展”在国家图书馆开展。
展览系统展示了国家图书馆自2012年启动“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以来,在抗战文献抢救、整理与研究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包括整理出版成果《中国共产党党报党刊史料丛编(1920—1949)》(第一辑),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系统收集整理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前后、中央苏区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党报党刊,为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提供更为翔实的文献资料,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其中,《山西省图书馆藏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根据地地图集萃》中的《太行一分区敌我斗争形势图》客观翔实地勾勒出当时复杂的斗争格局;《交通干线略图》聚焦抗日根据地的生存突围,再现了敌后交通网络的运作脉络;《抗日战争史料丛刊:第一辑》记录了中国远征军对松山战役日军战术的总结分析,体现出在民族危亡面前,全体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共赴国难的磅礴力量。
展览融合展板、实物、扫码查阅“东京审判”“日本细菌战”资源库档案等多种展示方式,生动呈现抗战历程。除国家图书馆主展外,河北、江苏、浙江、湖北四省的7家图书馆同步联展,并在“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网”同步上线。
据介绍,截至2025年7月底,国家图书馆已经完成抗战文献整理出版成果60种,合计2714册。未来,国家图书馆将联合更多机构深化抗战文献的系统性整理,推动相关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通过深入挖掘文献精神内核、推进文献整理成果转化,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15日。
展览现场。本网记者 吕家佐/摄
观众参观展览。本网记者 吕家佐/摄
展出的抗战文献整理成果。本网记者 吕家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