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 本网记者 李超/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超)7月30日,记者走进武汉美术馆(琴台馆),一场引人深思的展览正在进行。“反反噬——第九届繁星计划当代艺术家研究展”,以数字技术引发的信息茧房、景观社会、科技反噬等议题为切入点,以“反反噬”为主题,展示了26位国内艺术家的235件(组)作品。这些作品通过多元媒介,如绘画、装置和影像,深入探讨科技与生活的关系,带领观众在视觉、思考与感受中进行全面的反思。
本次展览以数字技术引发的信息茧房、景观社会、科技反噬等议题为切入点,由“我看”、“我思”、“我感”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的作品挑战观众的视觉惯性,第二部分的作品则展示艺术家的独特创作法则,而第三部分则让艺术回归到最本真的直觉,引导人们在信息洪流中停下脚步,关注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内心感受。
自2011年启动“繁星计划”以来,武汉美术馆一直致力于发掘兼具创新与探索精神的中青年艺术家,以创作实践回应时代问题。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27日。
观众在现场参观 本网记者 李超/摄
现场展出的作品 本网记者 李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