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余件殷商时期文物汇聚北京

2025-05-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展览现场。本网记者 吕家佐/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吕家佐)5月19日,“中华文明起源系列——看•见殷商”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对公众开放。

  展览聚集来自全国28家考古文博单位的珍贵文物藏品338件(套),涉及甲骨、青铜器、陶器、玉器等。展览分为“有册有典”“青铜高峰”“居中衍大”“式范后世”四个部分,从商王世系入手,进而展示殷商时期的生产、生活、社会组织与精神生活,最后展示殷商时期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据介绍,本次展览涵盖了8处10次“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果,不少展品是首次进京亮相;集结了河南安阳殷墟、陕西清涧寨沟、湖南宁乡炭河里、四川成都金沙等遗址众多代表性文物,珍品、孤品、名品云集;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和铜鹰形铃等“明星”文物纷纷登场。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殷墟出土的一对青铜鸮尊和山东苏埠屯出土的一对青铜亚丑钺,将实现出土后时隔50年的首次聚首。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12日。

展览现场。本网记者 吕家佐/摄

嘉宾参观商代“妇好鸮尊”。本网记者 吕家佐/摄

嘉宾参观商代玉器。本网记者 吕家佐/摄

商代玉鹅、玉鸟。本网记者 吕家佐/摄

商代“亚丑铜钺。”本网记者 吕家佐/摄

商代“习字甲骨”。本网记者 吕家佐/摄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胡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