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本网记者 吕家佐/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吕家佐)5月13日,由首都图书馆主办的“光影互鉴——中法摄影展”在北京城市图书馆开展。
作为“运河及丝路文库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展览以“互鉴”为内核,由中国摄影师逄小威与法国摄影师让‐伊夫·巴尔丹(Jean-Yves Bardin)联袂呈现。中法两位摄影师分别将镜头聚焦对方的国家,捕捉日常生活瞬间,以摄影作品为载体,架起两个古老文明之间沟通的桥梁。展览以建筑、自然、雕塑、人物为主题,共展出115幅作品,旨在增进中法对彼此的了解与认知,助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
展览中,巴黎哥特式教堂的尖顶与烟台振扬门的飞檐斗拱遥相呼应,塞纳河畔的馥郁花香与重庆梯坎巷道的烟火气息交织流动,欧洲古典雕塑的冷冽与梁山少年的拳锋碰撞出力的变奏。当镜头下的巴黎市民与中国少年隔空对望,两个文明对美的追寻便超越了地理与时间的界限。通过建筑的对望、自然的共鸣、人文的对话,观众得以触摸两个文明对美的共同追寻。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6月17日。
展览现场。本网记者 吕家佐/摄
中国摄影师逄小威作品。本网记者 吕家佐/摄
法国摄影师让‐伊夫·巴尔丹作品。本网记者 吕家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