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本网记者 吕家佐/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吕家佐)春节期间,“金蛇狂舞贺新春 乙巳蛇年主题文化展”在首都图书馆举办。展览通过展示与蛇文化相关的历史文物、民间艺术等,回顾蛇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深厚根基,深入介绍蛇文化的起源与蛇文化内涵的发展演变,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民俗中的蛇元素。
蛇是自然界的一个动物种类,更是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的象征符号。从先秦时期到明清时期,蛇的形象经历了层层变迁与演绎。二里头文化中的龙蛇纹饰、商代青铜器上的蛇形图案、唐宋与明清时期的民间信仰和文学作品中的蛇精形象,展示着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符号意义。在现代社会,蛇依然出现在年画、灯会等传统艺术创作与民俗活动中,成为人们寄托美好愿望和祈求幸福的载体。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月12日。
不同时期的蛇文化展示。本网记者 吕家佐/摄
展览现场。本网记者 吕家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