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项江涛)1月19日,由中国戏曲学会、文化艺术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国当代戏曲艺术家创作经验大系”(第一期)首发式在北京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徐福山,中国戏曲学会会长王馗分别介绍丛书编撰、出版情况,丛书作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享了各自的艺术创作心得。
据介绍,“中国当代戏曲艺术家创作经验大系”(第一期)是中国戏曲学会承担的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资助项目“当代戏曲艺术家创作经验总结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包括四部图书,分别是罗周著《星月为灯——我的编剧艺术》(上下册),张曼君著《边走边说——张曼君导演艺术》(上下册),曾昭娟著《真与美的追求——曾昭娟评剧旦角表演艺术》,杨耐著、李继宗示范《匠史留影——北方李氏盔头制作技艺》,均由文化艺术出版社于2024年出版。这些作者,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导演创作、剧本创作、剧种表演、舞台美术创作领域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继承传统,守正创新,对舞台艺术发展作出切实推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与会者表示,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时间里,中国戏曲剧种的大批领军艺术家做了重要的艺术探索,在他们逐渐退出创作一线,进入艺术传承时,更应该及时地对其创作经验进行系统整理。惟其如此,当代戏曲艺术才能更加有效地得到阐释和传承。“中国当代戏曲艺术家创作经验大系”(第一期)通过对艺术家创作经验进行整理总结,对其艺术传承与创新规律进行深入探讨,将有助于推动中国戏曲艺术的活态化、体系化传承发展。
据悉,丛书第一期在2024年出版后,获得了戏曲艺术家及研究者高度关注和肯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相关上级部门支持与指导下,中国戏曲学会“中国当代戏曲艺术家创作经验大系”第二期、第三期总计8位艺术家经验整理和出版工作也已提上日程,学会将持续把这项工作推进下去,计划为编、导、演、音、舞美等多个领域的约40位艺术家做深入的艺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