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11月9日至10日,第九届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学论坛在京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艺术理论视野下的短微影像研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由一场“特约论坛”和四场“主题分论坛”组成。
短微影像,俗称“短视频”,涵盖了从互联网视频、消费性影像到创意广告、各类自媒体vlog,再到记录性短视频、非虚构短片等广泛的影像样态。2010年以前,对于短微影像的理论研究常流于对媒介表象的同意重复,缺乏更为深刻的理论洞见。近十年来,关于短微影像的理论共识逐渐出现:在美学方面,脑科学等相关领域学者的理论拓展了快节奏社会中研究短微影像观看模式的理论框架;在哲学方面,短微影像可以视作是人类感知美学系统变化的征兆,维利里奥的“知觉后勤学”等相关理论为理解叙事短微化提供了历史背景的参照。此外,短微影像的互动性、其所置身的媒介生态、基于浏览器和数据库的技术美学等问题也值得进行更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在理论建设上,反对实用主义、功能主义和现象描述的批评话语,建立在严肃方法论和文化生产历史逻辑之上的短微影像深度分析迫在眉睫。
此次论坛邀请了40余位国内艺术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研讨,报名论题近百篇,遴选论文40余篇。论坛围绕“短微影像”进行现象研究与理论阐释,将这一虽根植于“广义”的电影范畴却与之迥异的类型影像置于艺术理论视野下进行讨论,推动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建设。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院长、《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主编吴冠平教授回首艺术学论坛九年来的历史与变迁,谈到举办艺术学论坛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建设。9年来,许多学者经由论坛提供的平台交流学习,也为《北京电影学院学报》贡献了一批高质量的论文稿件。此次论坛在学科目录调整的背景下,聚焦短微影像这一新兴的影像实践与文化产品,既契合了北京电影学院一直以来所重视的活动影像元素,也拓展了理论探索的媒介想象空间与影像思维空间。
特约论坛邀请了北京大学李洋教授、清华大学司若教授、中央戏剧学院武亚军教授、四川师范大学谢建华教授、厦门大学张艾弓教授、上海大学程波教授、上海戏剧学院万传法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王德胜教授等八位业界有影响力的学者,分别就各自的细分领域进行了主题论文分享,并与线上线下的学者、硕博学生等开展了互动交流。
四场主题分论坛采用了严谨的论文研讨方式,较完整地呈现了与会学者近期研究的概貌与细节。与会学者们面对短微影像的多重表象和所处的复杂媒介环境,深度剖析了其存在肌理与美学内涵,将其置于传播学与影像学等多重视野中进行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以独到的视角鞭辟入里地思索短视频与电影、影像、哲学乃至人类的存在本身的关系,思索着影像的存在与未来,为相关议题的深入拓展提供了详尽而丰富的前沿性知识。
在论坛闭幕式上,北京电影学院穆德远教授、宿志刚教授与华东师范大学沈嘉熠教授围绕论坛议题,根据教学与实践中的亲身经历作了主题发言。
9年来,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学论坛陆续收到各类参会稿件1200余篇,议题广泛涉及影像与视觉艺术理论、电影哲学与历史学、媒介与文化研究等,已成为国内重要的影像研究交流平台。
此次论坛由北京电影学院主办,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北京电影学院学报》联合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