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重塑与跨领域再现,在艺术生成与文化生产过程中备受关注。中国古典舞在当代中国舞蹈历史进程中,承载了这一文化使命。近年来,围绕“荷花奖”古典舞评奖的舞蹈创作趋势,一直伴随着“中国舞剧”等多种舞蹈创新,共同书写着“民族舞蹈”的地缘表演、历史关切及观念重塑。不同的跨域表现方式,也在这种结构逻辑下拓展出更清晰、更丰富、更有力的舞蹈想象。
2024年11月,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终评活动在杭州举行。江苏省三部典范舞作《青墩玉影》《思乡切·女史箴图》《提梁东坡》分别入围。笔者透过一种“跨域”舞蹈想象之观察,发现其中传达出“古典”之名背后的“地缘表演、历史关切与观念重塑”的现实意义。
一、地缘表演:诉说在地性,又演跨文化历史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同地域的舞蹈艺术,有其自身独特的“在地性”。本届入围荷花奖的舞蹈作品,既有来自江苏、浙江、广东、北京的开放性表达,也有来自陕西、河南、甘肃、江西的回溯性诉说。总体来看,在选题、立意的舞蹈形象塑造中,形成了交叉与融合的多元化表演。实际上,无论是聚焦历史文物进行形态探索,还是展开自然风貌进行舞蹈哲思,又或者是“诗画、音韵、舞动”同构,都充斥着强烈的“地缘表演”的舞蹈想象。
《青墩玉影》,形象塑造的脉络,并不复杂。“考古学者”与“出土玉器”成就的总体形象和“男性与女性”的舞蹈肢体差异,形态同构。该作品以五千多年的青墩文化为创作背景,将“考古学者”与“出土玉器”相结合,通过舞者的肢体语言,生动地展现了玉器的精美与神秘。
这是一场考古发掘与舞蹈艺术的“跨域”融合。《青墩玉影》中,舞者仿佛穿越时空,与古老的玉器对话。由于“玉器与身体”借由了古典舞一般认同的“精致”表演所需,他们选择了职业舞者参与表演,以呼应和强化“玉器”的精美,为观者提供了“玉器,由心而动”的舞蹈想象。
二、历史关切:传达历史性,又演古典舞风貌
以感性的舞蹈表演,完成历史新观念的书写,责任与难度共存。《思乡切·女史箴图》,现场所勾画的“有情绪的仕女”之美,引发表演与观赏的共鸣——“历史记忆和现实思考”,显得难能可贵。
“流动”成就了作品的“历史性传达”和“古典舞风貌”。首先,“流动”不仅作为一种形式符号,传达“时间”的历史概念,还交织着开场“异国流落”的具象化书写。其次,“流动”在领舞者与群舞者的相互引导中,展示出了“女史箴图”的主体美感形态,即“女德雅韵”。再者,围绕“流动”的形式,比较、重叠、推进的编舞技术,在以静态为主要调性的表演中,呈现出微妙的强烈“关切”。如同画作《女史箴图》给鉴赏者带来体验的缘起,又像舞蹈编导捕捉到“以舞作画”的意图,持续将“袖舞”与女性姿态、编导意志紧密联系。
舞蹈区别于其他跨领域艺术创作。编导往往很难在编舞过程中,传达个人的“跨领域”想象。面对经典的历史艺术作品,一般很难找到新的、合乎情理的表现方法。“关切”则是传达历史性,又演其风貌的重要路径。在“关切与流动”倒置的过程中,将古典文化、乡愁信念、爱国意志的内在意涵,与舞作、画作的观赏路径“一体融通”。《思乡切·女史箴图》则是在有限的、具有风险的跨文化舞蹈塑造中,不仅传达了历史性,还展现出古典舞的风貌。
三、观念重塑:始于群体性,又演个体化特征
近年来,跨界融合作品存在“技术与舞蹈”“艺术领域与界限突破”的争议。《提梁东坡》以文人“苏东坡”为原型,在“传统创新”的背景下,将“紫砂文化”与“东坡文化”跨界融合、“个体化”生成。据有关报道,《提梁东坡》2024年6月首演至今,演出所产生的文化驱动,不仅推进了“宜兴表达”的多维度探索,还为“紫砂壶、东坡”的舞蹈话语建构提供了新思维。可见,该作品参赛前就已经获得了“群体性”认同和限制性突破。
大多数观众依然更关注“舞蹈美不美,东坡如何舞”的普遍问题。这反映了舞蹈竞赛审美与大众文化消费的藩篱,以及舞蹈价值恒定与适用性、实用性的创作迷思。更流露,如何传统?因何诠释传统的当代问题。
通过女性舞者以抽象的“紫砂壶”形态,与领舞者“东坡”互为主体的表演,可以看到舞蹈编导运用“东坡诗意”的结构,进行“紫砂与东坡”文化的观念重塑。当然,站在观众的角度,如果将其他优秀作品与之相提并论,依然能找到“叙事与表情”更合理的表达方式。藉此作品,我们在“观念重塑”方面无需过度有压力。在充满思考的创作过程中,强化“个体”或“群体”,这种偶发性也可以尝试被接受。
(作者系南京体育学院舞蹈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