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太快了,我只觉得眼睛一眨,荏苒的时光就这样飞逝了。这一年来,我在思考,如何才能让自己的研究课题真正扎根人民、与时代同行。
2024年初春,我带学生前往以苏州为中心的太湖流域,探访素有“丝绸之乡”美称的“吴罗”丝织作坊,一个场景深深触动了我。苏州非遗工艺大师、吴罗织艺传承人李海龙自豪地向我展示,他用灵巧的双手舞动梭子织出吴罗吴韵的纹样过程,身旁的徒弟用手机拍摄这段视频,上传到短视频平台。这一老一少的互动,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只有把脚扎进生活的泥土里,才能催生时代的新枝生根发芽。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艺术的枝桠才能更加茂盛。
技术的浪潮滚滚向前,手中的工具日新月异,创新时时都在发生并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今天,我试着请AI帮忙整理2024年的热点,它快速而精准的反馈,甚至为我列出了许多当下研究课题的方向,确实比起传统翻阅的方法快了许多。虽然,起初我对一些新技术有些陌生,但它带来的可能性却让我兴奋,也让我看到了技术可以为研究工作注入新的可能。但是,创新的核心、研究的温度,始终需要扎根人民的情感、源自生活的热土。
在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中,我发现落脚点也在悄然变化。以创新为着眼点,让传统焕发新生,这是当下文化传承的关键。我曾看到,现在很多年轻人用新媒体演绎古诗词,将一首唐诗变成了跨越千年的“热搜”。我也曾目睹,现代匠人借虚拟现实技术复原古建筑,让一座座古迹重焕生机,成为探索历史的“新窗”。这些创新形式,将过去的经典与现代的表达结合,不是为了追求热闹,而是让传统文化有了更多触及人心的可能。
文化艺术的传承,还在于放眼世界,与世界对话。2024年,我参加了多个跨文化交流的学术活动。在北半球的国际舞台上,我见识到了中国文化艺术跨越语言与国家的边界,触动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大众心灵。让我更深刻地感悟到,跨文化交流不是简单地“输出”,而是在不同文化艺术的相互碰撞中,寻找到共同的情感价值。这样的创新,让中国文化艺术更具包容性与世界影响力,也让我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力量有了更深的认识,倍感传播的巨大动力。
当然,置身于民众,尤其是青年人当中,青春的力量让我感到无比振奋。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追随时代,赓续文化艺术的创新与活力。无论是将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活,还是用数字技术呈现文化遗产,他们的努力都让我相信,中国文化艺术的未来一定会因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年的参与而更加丰富多彩。
传统文化艺术的创新表达、新技术的介入、跨文化交流的践行,青年群体的创造性探索,都在不断丰富着我们当代研究的路径。这些元素让文化艺术在多维度的互动中找到新的可能和新的发展动机,共同推动着中华文化艺术在传承中焕发活力,在时代进程中绽放光芒。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南京艺术学院二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