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心声·2024】在智能世界中捍卫我们的身体主权

2025-01-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新年的钟声已然奏响,我们怀着希冀与不安,迈向2025。我们的身体已经跨过新年的门槛。人类历史的漫漫长路,就是人的身体不断进化、不断觉知的艰辛旅程。正如王夫之所言,“身之所历,目之所见”。人以“身历”“目见”的身体在场,建构起人对世界变迁、时光流逝的直觉感知。这种直觉感知就是人的一种身体性,是对“现在”的“把玩”。动物有身体,然而只有人才有身体性。身体性是人的当下、直觉和整体意义的身体感。人的身体是固化的、物理的身体,而人的身体性是动态的、变化的身体性。在这个无比宏大的人间舞台之上,无数个体的悲欢离合、群体的兴衰荣辱、社会的沧海桑田、种族的传承变迁乃至国家的纵横捭阖,以各类身体形态在每天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场,演绎着人世间千姿百态的传奇故事。 

  2024年,人工智能的声音无处不在,成为最为耀眼夺目的故事主角。人工智能宛如一条无形而坚韧的丝线,将人的身体紧密缠绕。从理性思维的精密计算到天马行空的感性创意,智能机器步步为营,似乎要将人的身体的主导权全部接管。身为碳基生命的身体,是否真的会被硅基生命的人工智能取代?人工智能是让我们的身体挣脱重重枷锁、实现解放,还是陷入万劫不复的灭顶之灾?在智能世界中,我们的身体是在消失还是得到重生?这取决于我们是陷于自我迷失还是自我觉知。 

  西方哲学的传统思维惯于将身体与心灵视为二元对立。中国人秉持身体统一性的哲学理念,这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身体观念。面对周遭世界的风云变幻,中国人的身体感总能捕捉外环境的细微变化,进而在心底生出切肤之感。回首过去的一年,国际形势恰似惊涛巨浪中的孤舟,波诡云谲,动荡不休。“逆全球化”让国际供应链几近断裂,世界经济复苏举步维艰。如果2024年没有中国,世界将会怎样?战火纷飞、暴力肆虐、食物短缺引发的饥饿恐慌、意外事故带来的伤亡以及病痛的无情折磨,正在夺走无数人的血肉身体。那些身体的消逝,意味着生命之光的陨落,这是2024年对人的身体最直接、最残酷、最令人痛心的否定。 

  一方面是身体的否定,另一方面是身体的重塑。人工智能正在悄然助力人的物质性身体迈向更好的“优化版”。在生物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助手可以帮助医生研判病例,诊断方案,操刀手术。人的身体奥秘被智能机器破译,人的生命体征被数据化保存,人独一无二的身体性变得可复制性、可编辑性。然而,身体在本质上是人的灵魂栖息所、情感源泉和记忆殿堂。因此,我们要保卫身体感,保证我们的身体不会在技术冷峻、近乎严苛的智能规训之下,不会褪去自我觉知和意义生成,不会蜕化为冰冷生硬的硅基代码,不会让我们的身体成为冷漠的机器与无情的算计。 

  人工智能对人的身体接管,让人容易被操控,容易失去在变化中调适的体验感。智能汽车宛如灵动的钢铁之蛇,在大街小巷中丝滑穿梭,凭借精妙的算法与敏锐的传感设备,可以立体感知道路环境的细微变化,从容不迫地选择最佳的行驶路线和驾驶状态,直至将乘客安全送达终点。这是人类交通史上的划时代革命。然而,当我们置身于舒适的智能汽车之内,身体悠然,似乎免于驾驶的疲惫之累,却将命运托付给程序与代码,让我们更加关注尚未抵达的“远方”,而不关心正在消失的“附近”。人的身体自主性正在被智能科技悄然消解。我们要警惕人的身体性正从行动的主宰者、生活的探险家,逐步沦为技术操控下的被动乘客,只能在既定的人生轨道上毫无悬念地抵达生命的尽头。 

  人工智能改变了人的劳动方式,使得作为劳动的身体正在被重塑。智能生产线和人形机器人正在成为工业制造业的全新神器,它们永不停歇,日夜无休,高效劳作,凭借精准的机械操作与超强的运算能力,推动生产效率的大幅跃升,实现产品质量的快速升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工人无奈离岗、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实情。失去生活的经济支撑,他们的身体陷入困境,身体的困顿压抑了身体性的成长。劳动是人的身体的存在形态,人的身体是劳动实现的手段。人的身体的劳动价值贯穿人类的历史长河,承载着人的文化精神、心灵情感和审美追求。人工智能不仅替代了人类繁重艰辛的体力劳动,也在精细复杂、需要高度专注力与技巧性的操作领域,展现出超越人类极限的出色表现。在精准的智能世界之中,我们要重新厘定身体的边界、劳动的边界,捍卫身体对劳动的主导权,维护作为自由劳动的身体主体性。 

  人工智能所具备的“类人主体性”增添了人的多样性的身体幻想。大脑认知、联觉感知和心灵觉知是人类认识外界的三种方式,它们都是以身体为载体。人的身体凭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接收外界信息,建立起对生命世界的直觉、认知和体悟。在虚拟世界里,信息具有超强传染性。那些不怀好意之人,借由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大助力,让虚假的信息如野火般蔓延,在隐匿的社会中肆意横行,从而混淆视听,遮蔽真相,制造罪恶。虚假文字、虚构图片、欺骗影音,正在虚拟社会里肆无忌惮地干扰人的现实生活。人工智能技术犹如一把利刃,正在切断身体感知外界的直觉联系。那些虚假、失控、造成社会不公的信息,让真实的身体感被各类社会风险的薄纱笼罩,阻断了身体与世界的连通,让身体陷入混沌。我们生活其中,如梦似幻,却又令人不安。 

  当然,在2024年里,我们依然还能看到诸多温暖人心的画面,看到那些为守护身体主权和神圣性构筑起坚实可靠的港湾。新国民游戏《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凭借震撼的故事叙事、美轮美奂的视觉呈现与扣人心弦的任务设定,成功唤醒全球玩家的身体对东方文化的共鸣。这不仅仅是一款3A游戏在商业上的凯旋,更是一场世界身体与中华文化的深度交融。全球玩家透过细微而真实的身体触感,专注而深情的视觉凝视,穿越游戏时空和地理边界,体悟到自我的身体与中华文化的相连。“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申遗,这是中华“中和”文化的国际认同。在7.8公里长的北京中轴线上,人们以身体感受历史的岁月在北京城市留下的烙印,用脚步丈量北京地理空间的折叠跨度,让每一个脚步声都是在与先辈对话,每一次打量都是在与历史对视。在这里,身体成为民族文化的精神载体,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荣耀。在这一刻,我们的身体成为文化的身体,这是审美在场的身体。 

  人工智能创作器蓬勃发展,在引发“艺术何为”“何为艺术”的艺术本质争议的同时,也为打开人的创造力开拓出一片新的艺术天地,成就一个崭新的艺术时代,一个人人皆有机会成为艺术家的时代。人们大胆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探索身体与技术的融合表达,让身体不再是传统创作技术的被控对象,而是与智能技术形成人机协同的主动创作者。人们通过各类智能终端设备,打开艺术创意的神秘魔盒,自由地将身体的运动姿态、行为信息和情感思绪,转化为充满生命力的艺术品。身体的律动,可以创造音符奏响乐章;身体的波动,可以挥洒色彩描绘画卷。人工智能将身体的表现转化为独特的艺术呈现,重塑了身体在艺术世界中的主体地位,重构了人机协同的身体价值。 

  2024年,是我们沉重之身的告别之年。我们的身体穿过荆棘密布,突破重重围困,跌跌撞撞抵达新的一年。2025年,我们的身体旅行还是遍布荆棘,仍将跨过大山大海。我们积极适应变化,坚守那些使人成为人的核心特质,守护身体的情感、记忆和创造力。我们对身体性的自觉反思和捍卫,确保我们生活在一个“情景合一”的审美世界。人的身体性是人类夜空中的璀璨星辰,帮助我们穿越黑暗,走过寒冬,让我们守护最柔软、最本真的人的价值。荆棘之中蕴含机遇,山海之间升起太阳。只要我们的身体感在路上,我们的灵魂就在路上。我们披荆斩棘,总会觅到光芒。 

  (作者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胡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