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体系”建设】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与“想象力消费”

2024-11-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近几年,科幻、玄幻、魔幻、影游融合类电影的崛起成为中国电影现实主义、新主流电影等之外的一个突出现象。

  科幻类如《流浪地球》系列、《疯狂外星人》、《独行月球》、《三体》(电视剧)等,2019年因为《流浪地球》等的大获成功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此后神话、历史或玄幻魔幻类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长安三万里》等都成为现象级的、“头部”性电影。此外,如动画片《深海》的海底童话式的奇幻叙事,喜剧片《交换人生》《外太空的莫扎特》的奇幻假定性设定,甚至小成本艺术电影也搭上了科幻的班车——如《宇宙探索编辑部》也依托于一个寻找外星人的科幻设定。

  这类电影作品有一个共性特点——趋近或归属于超越现实的“想象力消费”形态,偏重超越性的想象力美学追求,或想象历史、神话或想象未来、科技。但都是立足当下的想象,是现实与历史、神话、未来的对话。此类电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非现实、超现实的想象力思维与超现实美学表现。

  此类想象力美学主导的影视作品尤其受到青少年观众(游生代、网生代)的喜欢,未来的观众潜力巨大。显然,此类影视在当下艺术创新中的崛起与互联网、游戏、新媒体艺术的背景相关,代表了某种新的时代文化表征,看成一种“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当然,此类电影的想象力消费模式并非无缘无故无根基,其想象力方式既具世界性,也表现出对中国故事、中国文化的依托和创新性表现,因而是实施了“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的。

  “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是林毓生先生提出的重要命题,主张“我们必须重新界定中国人文传统的优美素质的现代意义”。笔者认为,这个命题与当下的文化生产境遇,与电影想象力消费理论的生成形成了呼应。

  《流浪地球》外观上看颇具美式科幻大片的格局和奇观性,但核心故事却是颇为中国化的。一句话梗概就是“带着地球去流浪”。而不是西方式的造一艘诺亚方舟去流浪(如《2012》)。因而其世界观设定颇为“中国”,讲的是中国以实力说服其他国家同意以中国方法拯救地球与人类。这种主题叙事模式能够激发民族情感和想象力消费共鸣。《流浪地球》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的集体想象、集体无意识,转化传承中国文化精神的电影。

  《疯狂的外星人》具有中国“当下性”和“底层关怀”,同样蕴含了对人与人、国与国、人类与外星人、人类与动物等之间相处沟通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耍猴艺人以平民智慧或曰中国智慧化解了与外星人的冲突危机,表达了中国哲学特有的世俗化特性、经验论思维的文化优势。

  动画电影如《大圣归来》《哪吒》的想象力开掘主要集中在仙侠妖鬼魔幻传说等民间亚文化、边缘文化,借助高科技手段,在视觉奇观表达、特效等方面强化玄幻色彩,以奇观化的场景、服饰道具人物造型等营造出一种有别于好莱坞魔幻、科幻大片的东方式的幻想和奇诡,在奇幻的想象中“询唤”人性、爱情、人与动物、妖、自然的和谐,完成大众对美好世界的超验想象和奇观消费。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上溯西王母昆仑山神话与殷商文化,其美学面貌和奇观想象的视觉表达系统是当代,殷商文化,宋元明三个时期的多重对话,是对历史、文化的想象,也是对神话、历史、文化的“想象力消费”。它不是还原,而是神话史诗大片架构式的神话、历史、传说等的多重想象。《山海经》《西游记》《封神演义》里的边缘性文化通过大众文化样式重新发扬,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总之,当下通过改编民间志怪小说、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的中国式玄幻、魔幻类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较大的市场份额。很多魔幻类作品,常常成为春节档的重要娱乐消费方式,成为无论在票房还是在美誉度、话题性上都处于数一数二地位的“头部电影”。这些电影受到欢迎无疑与它们触发了中国人的文化情结和文化原型、无意识心理有着很大的关系。

  这些电影都具有传统的“现代转化”和“创造性转化”的文化创新意向。

  

  作为对生产实践的“保驾护航”和有效阐释,“想象力消费”理论也先行呼应于此创作潮流而逐渐成型,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共鸣,成为近年来在互联网新媒介背景下阐释影视创新的一个原创性理论。

  笔者近年一直关注电影的想象力问题,有感于中国科幻电影不发达,玄幻类电影相对发达等现象而思考:在中国,强调和坚持现实主义之外,能不能也百花齐放,放纵一下想象力?能不能也呼吁和强调一种架空、虚拟的玄幻、魔幻类作品?我们能不能从曾经被批评为封建迷信的,中国的亚文化、边缘文化、民间传说中去发掘题材?再去叙述那些惊艳惊悚的妖仙鬼怪狐媚传奇和想象?此后笔者陆续撰写了关于想象力美学、想象力消费,传统的现代影像转化等论文,回顾艺术理论史上的想象力美学,提出“想象力消费”理论,认为“想象力消费”是指受众(包括用户、玩家)对于超验性、虚拟性较强的,充满想象力的艺术作品的艺术欣赏和文化消费需求。

  当然我们现在所说的想象跟现实主义文学艺术不一样。因为我们的语境不一样,想象的媒介、方式、手段、思维等不一样。这是一种进入到互联网新媒介时代的一种“后想象力”。这种想象力与图像从模拟化时代到数字化时代,到今天互联网新媒介的日常生活化,都有很大的关系。这个时代的青少年主体受众需要一种超越现实的“想象力消费”,并行于认知现实的现实消费。因此,互联网新媒介时代的“想象力”,不同于以往文学、艺术理论中所强调的一般不脱离现实原型的想象,而可以偏向于一种虚拟性、架空式、超现实的想象力。这种消费不同于人们对现实主义作品的消费。以前认为电影功能主要是“认识社会”,观念是“电影窗户”论。互联网时代电影对想象力的弘扬和创造,不仅为人们开拓了想象世界的无限空间,也是对人的精神需求——一种“想象力消费”和“虚拟性消费”的心理需求满足。

  作为一种理论话语,“想象力消费”合成“想象力”和“消费”两个术语,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思维特点。这一新术语的形成,在理论依据上,与马克思关于生产和消费的论述,鲍德里亚的“拟像”理论和消费理论,“物”理论,与费斯克的关于影像既是符号消费也是金融经济的“两种经济”理论等均有一定关系。从某种角度讲,“想象力消费”是一种跨学科的思考,是电影学、艺术理论与经济学消费理论的一次“耦合”,是一次“知识再生产”。笔者把“想象力消费”分为三个层次的消费。第一是艺术欣赏层面的,艺术消费,审美的消费。第二是发挥经济功能,也就是消费行为的经济功能。第三是意识形态再生产功能,青年文化与亚文化,在这个层面上交流汇通,完成文化认同。

  但这一术语首先来自中国电影当下现实,来自中国电影产业科幻电影、玄幻魔幻电影、动画电影、影游融合游戏改编电影、互动剧等兴旺发达的事实。而且这与我们当下电影评论务实、经验、接地气、经世致用的要求,也是符合的。总之,它不是从理论到理论推衍的结果。

  

  “想象力消费”命题及理论思考源于中国现实,直面中国问题。“接地气”品格和经验,加之学术话语体系开放性、包容性,学科话语的跨学科性和学术话语的国际化视野等的愿景,使得“想象力消费”理论虽然面对超越性、幻想性乃至虚拟性的想象力消费类作品,但落地于中国现实。

  “想象力消费”理论是中国电影理论工作者一次充满理想主义精神的学术话语实践,也是秉持现实关怀责任、人文关怀意识的一次本土理论建构实践,更是对现实、“真理”之地平线的一次接近。

  在文化意义上,想象力消费理论建构一种立足当下现实,在关注、“同情”青年文化的基础上影响更大范围的真正的大众,不仅促成主流文化与青年文化的文化融合、价值互补,也以青年文化“启蒙”大众。

  从理论建构角度而言,想象力消费理论旨在为新作品、新现象提供有效阐释的观念导引、理论视域和方法论,它印证了一个理论创新之道——不是理论先行,不是带着理论框框去寻找例证。而应该是从现实中来,经过理论总结又到现实中去的。先要在现实中发现问题,要在传统中寻求依托,开掘源泉。同时寻求开阔的中外理论资源,力求呈现思想的深度和力度,然后回到现实中去进行批评实践和检验,再回来继续进行理论思考和体系性建构。理论是开放的,无论是西方的还是中国的,我们的“拿来”是开放的,要以一种开放的认知“先结构”去顺应,去同化,反转过来继续深化理论思考。只有这样,我们的学术理论话语建设才是务实有效的。

  很大程度上,放飞想象力,打造互联网新媒介时代的“幻想类电影”,是衡量一个民族想象力、创意力、创造力的尺度,更因此类电影的完成度依赖电影产业的工业化水准,是电影工业化程度和工业美学的重要印证和有力支撑。这类电影不仅因其故事的假定性、虚构性、想象力而契合当下年轻观众,还可以强力拉动电影工业的规模和工业化程度。

  因此,在文化建设的意义上,此类电影可以探索互联网新媒介语境下的文化融合与文化创新,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当下时代,想象力成为文化发展,产业推进的重要动力和创意力。“想象力消费”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达、文化消费和国民经济消费。“想象力消费”类电影大有可为。

  毋庸讳言,我们当代文化的创新是要以艺术的创新创造出第三种文化。这种创新性的艺术是一种新的先进生产力,能够激活容易“固化”的传统文化,让传统在我们新的文化建设中重新发挥它的巨大影响力和传播力,进而还可以走出去,与世界文明、西方文明对话。

  鉴于中华文化的精深浑厚和驳杂多样,也由于人民群众的精神与娱乐的双重需要,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具有中国文化传统渊源的魔幻玄幻电影,我们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中边缘性存在的民间民俗志怪文化、道家哲学等与高科技支撑下的影像奇观结合起来,开发新的文化生产力和美学生产力。这些文化的现代影像化,折射了真正的文化大繁荣,并可以满足人们的“想象力消费”需求。

  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胸襟和文化自信,让各种类型的传统文化,只要是大众喜闻乐见的,都成为当下影像文化再生产、“想象力消费”文化需求的有机源泉。

  我们将在中国电影的传统传承、文明互鉴与文化创新之路上继续探索前行。

  (作者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胡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