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传说是古人解读世界的产物,以凝结了民族早期智慧、情感与价值的文学形式,将民族文化基因镌刻在集体记忆之中,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成为人类对崇高精神与力量追求的象征,这些想象与追求蕴含了不同的价值认同,代表着人类在不同阶段对于自我认知的变迁。以神话传说为主题的中国电影,以其独特的精神内核与中华美学特征,对已有神话的意象与叙事母题进行创造性书写,重构了可供人们想象的神话空间,并借此表达现代语境中的文化思考,继续为人类提供诗性智慧与意义坐标。 【阅读原文】
电影音乐对塑造人物、深化主题往往具有画龙点睛的关键性作用,彼得·拉森在其著作《电影音乐》中认为,电影音乐有三大功能,即形式功能、叙事功能和情感功能。前两者比较好理解,但情感功能是如何体现的呢?本文试以电影名作为例,从主题和情节两大方面对音乐的情感功能进行剖析。 【阅读原文】
孔庙乐舞,又称孔庙雅乐、祭孔乐舞、祭孔礼乐等,其形制历史上曾由官方制定、颁布,用于全国各地孔庙(文庙)祭孔祀典。它流传有序,延续千余年,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祭祀音乐的典型代表。孔庙乐舞是中国古代祭祀孔子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合礼、乐、舞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其艺术特色和美学风格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既体现了礼乐教化的核心思想,又通过庄重、典雅的表现形式传达出独特的审美追求。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