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关键支撑,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可以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共同富裕提供新动能、新路径。
新质生产力的布局指向与区位条件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产业以及由劳动者和生产资料耦合而成的生产力存在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生产力布局指向与区位要求是不完全相同的。传统产业与生产力主要有原料地指向、消费地指向、劳动力指向与资本指向等类型。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其布局无疑是技术指向的。
布局新质生产力的地区需要具备一些区位条件,主要包括:第一,人才集聚与科技力量强。培养或吸引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第二,教育水平高,人民的文化水平与综合素质普遍较高。教育不仅是传授一般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思维和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第三,协作配套条件完备,生活环境优良。在社会分工十分发达的当代,创新活动离不开相关企业与科研机构的配合。创新主体往往需要将精力集中于主业,因而需要协作企业与科研机构的支持。同时,要能够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并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第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发达,信息灵通。在技术日新月异、新产业层出不穷的当代,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良好的通达条件与快速、便捷的信息传输渠道。第五,民众、企业与政府大力支持创新活动。创新活动的展开要有良好的社会氛围,区域组织、地方政府、企业与社会团体均要具备研发投资的热情、意愿与能力。
并不是所有地区都具备上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条件,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遍地开花、一哄而上、同质化竞争。“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
新质生产力及其凝结而成的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主要布局在东部发达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中心城市。发展新质生产力,既会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带来新机遇,也会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新挑战。
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发展新质生产力会提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层次。在发达地区有选择地发展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占领全球技术与产业发展制高点、提升全球发展引领力的必然要求。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的实施会增强发达的城市地区的辐射能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带动作用,并在不断壮大发达地区实力的同时为中央政府调控区域发展提供更多资源。其次,发展新质生产力会拓展区域合作领域并提高区域合作的成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距离的阻隔,将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区位条件的区域联接起来,促进经济一体化。例如,东数西算工程将东部地区大量的算力需求引导到西部地区,使数据要素跨区域流动,优化了数据中心布局,促进了东西部合作共赢。最后,发展新质生产力会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注入新的活力。老工业基地老化的关键原因之一是“内部缺新”,即随着时间推移老工业基地的产业与技术会形成路径依赖并导致区域内部缺少适应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潮流的意愿与能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根治老工业基地“内部缺新”的痼疾,重建其地区比较优势。
发展新质生产力也会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带来新挑战。新质生产力主要布局于创新能力强、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发达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而欠发达地区一般不具备全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条件。科教水平、人才存量、创新能力、数字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区域新质生产力差距比区域发展水平差距更大,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增添新的困难。中央与地方政府在规划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布局时必然要面对这一新挑战。如何既发展新质生产力又不扩大区域差距,通过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亟须回答的重要现实问题。
统筹安排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的相关举措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区域间发展水平的相对、动态平衡。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提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层次提供了新机遇,但也可能增大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程度。因此,必须统筹相关的政策举措,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同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契机,做好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的顶层设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各界已形成高度共识。正因如此,应警惕并预防热情冲动下的一哄而上与重复建设,引导地方因地制宜有序发展新质生产力,畅通新质生产力在地区间的流动,避免地区间新质生产力重复建设以及由此产生的区域冲突。在有序引导发达地区追踪或引领全球技术创新潮流的同时,重点支持欠发达地区与老工业基地的新质生产力培育。
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契机,优化科技与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科技与教育是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但我国目前科技与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并不平衡。协调推进各区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进一步优化科技与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除了进一步实施并完善已经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对口支援与对口合作政策外,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总体框架下,中央政府在分配科教资源时应向发展不充分的区域(主要包括欠发达地区与老工业基地)适度倾斜。
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契机,优化人才培养与引进的区域格局。人才是提升国家与区域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第一资源,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当前各区域的人才密度相差较大。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需要在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建设的同时,促进人才在不同区域间更为合理地布局并实现协调发展,尤其是应加快提升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的人才培养能力和吸引能力。
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契机,优化区域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各个区域均有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的需求,在推动各区域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应进一步提升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水平和层次,推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企业围绕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进行更为科学的分工与合作。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生物科技、新材料、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是各个区域在培育核心竞争力时重点关注的对象,需要加强统筹布局和投资引导。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契机,优化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间的联动。在四类主体功能区中,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是发达地区,而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主要为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主要承担提供农产品与生态产品的职能,而发达地区的主体功能是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在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提供的生态产品会产生惠及其他相关区域的外溢效应,但其提供的产品的附加值相对较低或难以由市场定价。为此,应根据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在这些区域间布局产业链,建立整合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利益共同体,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建立上下游地区间、地理毗邻的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间的高质量发展联动机制,科学制定规范的区域间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以协调不同主体功能区间的利益关系。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