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中国与世界】陈龙:面对技术热潮的三点“冷思考”

2023-12-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ChatGPT横空出世,成为改变人类历史的重大事件。一年来,生成式AI成为激发全球技术创新的新动能,同时也开启了全民智能膜拜的魔法时代,科技创新热、芯片热交织着创富热、淘金热,带来了各种激动、焦虑,让我们的头脑难以冷静下来,这是我们这个时代阶段性的社会镜像。生成式AI的精湛表现让我们看到了技术创新的巨大潜力,也让我们意识到未来的发展将会产生更多的不确定性。大语言模型的进化速度如此之快,让人欣喜让人忧。就在ChatGPT推出一年之际,围绕技术是否要“对齐”人类基本价值观而展开激烈的争论,开始触及科技发展的灵魂问题。

  在技术热潮中,我们更需要“冷思考”,一味追捧不是一种理性的态度。在走向以人机对话、数字人、数字人生等要素构成的社会时,如何防范普适计算带来的“新异化”,是当下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这个高质量文本的时代,“替代”正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一个恐怖的关键词,技术替代人类各种工作即将成为可能,从平台培植各种“玩法”开始,我们的文化生产和消费模式就与传统模式迥然不同。在生成式AI即将成为我们新“玩具”时,我们的文化将会向何处去,我们的教育将会向何处去,我们的社会将会如何被再结构化?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有如下姿态:

  第一,认清技术所带来的风险社会本质。基于技术造福人类与技术创富的总体神话,数字经济正在加速重构社会进程。互联网,尤其是物联网和云计算,“连接”了各种主体和行动者集体,形成了一种现实与虚拟相互嵌套的社会形态,其中数字基础设施及其底层算法成为社会的塑造力量,某种意义上说,加速社会的“加速器”正是数字基础设施及其底层算法。数字技术驱动社会以加速度形式发展,传统的社会的有机形态逐渐被高度技术化的无机形态所取代,这是一种风险社会症候。当前,强调数字经济中的人文精神的引领,是新发展理念的一种现代性反思,数字经济不能成为以数字为本的经济,那将使人类的价值目标逐渐迷失在速度和效率的目标阐释和解决之中;数字经济同样不能成为没有人文的经济,那将使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多样性迷失在数字技术的抽象演绎之中。

  第二,要警惕平台文化生产的思想空洞化倾向。当文化生产工作交给机器,或部分交给机器完成时,文化堕落的风险就开始产生了。因为文化的价值内涵是难以设计的,创造性想象也是无法替代的。当前,平台文化生产所呈现的“繁荣”景象,都是现代性河床上的浪花,难以沉淀为“化”人的文化。各种游戏、短视频、IP影视、推文等热闹奇观在“流量为王”原则的指引下,虽花样迭出,然而,其思想内容却越来越空洞。反思性、启迪性的内容越来越少,而吃喝玩乐内容日益占据文化空间。资本的介入使得文化被导向了商业化。以生成式AI为代表的智能化文化生产又将带来一波文化奇观。然而,缺少价值层面的引领,终将形成劣币驱逐良币式的“跟风”,最终不可避免地侵蚀着文化的肌体,直接影响着文化的品质,冲击着文化传播的主阵地。一切表明,本雅明意义上的“灵韵”在这种文化中也无从体现。

  第三,重视传统价值在“人”发展中的纠偏功能。在技术膜拜声浪中,人容易发生方向迷失甚至“异化”,在这种情况下,传统价值的声音虽然微弱,但却十分宝贵。硅谷科技精英提出了“有效加速主义”的价值观运动,试图通过加速科技创新以改造社会结构,这可能是一种乌托邦想象。当大模型有了自主意识,它的智能一旦超越了人类,它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和立场看待人类?当下确实难以找到答案。技术变革浪潮中原始的商品拜物正在逐步演变为“数字技术拜物教”。要警惕“社会加速”资本在技术变革中的新的增殖模式,它以隐蔽的形式实现对人的全面控制。隐藏在数字经济背后的资本逻辑,常常建构出人们的虚假需求,从而满足自身的天然逐利本质。为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做准备的最好方法,是在已被证明对建设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价值观上矢志不渝地坚守。已知的经验可以确保人们能够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从而面对AGI(通用人工智能)时就不会发生迷失,因而也就能真正成为人工智能的主人。

  当前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国家战略,需要从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来加以认识,要落实文化自信的国家意志,就是要从制度建设和文化引导等多角度发力,实现从文化建设、技术引导走向社会善治。

  (作者系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执行院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