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与挑战:智能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培养

2022-06-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李本乾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在国内外的复杂形势下,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重要意义。各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单位,在为讲好中国故事培养人才方面发挥着相应作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上海交通大学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主要分为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两方面。在学术体系建设方面,每年与国际传播学会合作举办新媒体论坛,打造中外学者交流平台,传播中国学者声音,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在话语体系建设方面,重视留学生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发起“我眼中的中国”短视频大赛,全国四十多所学院共同参与,借助留学生这一拥有不同文化背景又具有中国生活经历的群体,用留学生自己的语言讲述和传播中国现实,既贴近中国实际,又契合外国人的认知方式。

 

  严怡宁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上海外国语大学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进行了探索,一是推进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和分众化表达,二是建立在融媒体基础上的“人人都是宣传员”。从这两点出发采取了两条实践路径,第一是发挥多语种优势,以多语种新闻本科班和研究生班为基础开展区域国别精准传播及相关研究,第二是充分利用业界及省部共建资源,教师、业界导师、学生组建团队开展多渠道多元化融媒体国际传播实践,分为业界合作实战项目及上外国际融媒体矩阵实践。在两条实践路径的探索下,学院在满足媒体对多语种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智库育人框架下多语种国际舆情分析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基于当前形势,学院创新发展了中文—英文—多语的新闻编译生产加多语原创生产的新闻生产模式,提升学生的国际传播实践能力,同时多语师生学术团队与英文学刊联动挖掘多元语言文化区,尤其是global south的新闻传播研究,针对性开展多语和区域国别学术研究。

 

  廖圣清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

  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背景下,我们需要加强面向南亚、东南亚地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首先,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传播时代的到来为卓越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既是对国际传播专门人才的要求,又是对所有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既要更加重视国际传播专门人才的培养,也要在所有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时更加重视中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其次,要重视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南亚、东南亚地区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亚太地区战略格局方面的重要性凸显,如何建立良好的信息传播对我国整体国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二是两个地区文化具有复杂性,由此带来的传播复杂性需要国际传播专门人才进行应对。最后,国际传播专门人才的培养要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培养紧密结合,既要加强理论体系研究,建设课程体系,又要加强实验室建设,进行有效效果研究,实现“一国一策”的有效传播,也要协同育人,加强实训,加强新媒体语言素养等相关素养培养。

 

  陈龙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面对美国对中国互联网企业打压的大背景下,国际传播要着眼于本土的媒介实践,认清媒介逻辑,允许个体化媒体实践,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国际传播,因此要站在全民媒介参与的大背景下进行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实践。要从基层和个体化实践做起,国际传播走出去要适应西方人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用我们文化当中的优秀因子来改造和影响西方受众。要提升学生适应国际传播现实需要和实践能力,在这种认识上,学院立足新文科,设立了交叉学科实验中心,同时根据苏州和江苏本地特色,如昆曲等推进国际传播,以此形成自身国际传播特色。

 

  张允 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智媒时代媒体技术掌控了信息路径,信息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存在两个维度,线上会进入智媒的空间关系,线下会形成在地的社会关系,从而形成以情感为纽带的强关系和以兴趣为纽带的弱关系,因此国际传播在智媒时代应该加入在地化的关系建设和情感建设,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应关注在地化和在场化的关系建设能力。同时,培养国际传播人才要以问题为导向,目前对外传播仍在以传统媒体时代的思维方式进行传播,面对新的信息传播时代,应该打破旧的信息路径,构建多主体、立体式的大外宣格局,要发挥IP品牌作用和情感维系作用,用更多的关系建设去提升国际传播的能力和品牌建设水平。

 

  刘洪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中国与东盟互为双方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在华留学生人数迅速增长。在此背景下,学院开展与东盟国家高校的国际交流,曾与越南人文社科大学合办2+2留学项目。目前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方面,增设了国际传播方向的研究生,并计划与外国语学院、计算机学院开展跨学科合作,充分利用广西的地缘优势,发展出独属于本学院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特色。

 

  

 

  韦路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教授

  结合学院的教学实践,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发展路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推动国际传播的基础理论研究,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理论体系,做好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有扎实的,能够体现中国特色、中国原创性的国际传播理论体系。这一体系的建构需要思考三个基本问题,第一,如何看待本土性与全球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特殊性与普适性之间的关系。第二,什么样的世界秩序有利于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第三,如何去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次,要以全面发展的理念优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方案,搭建科学系统的国际传播课程体系,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提供遵循框架。这一框架主要包含两个问题:第一,新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知识、能力、素养、人格?第二,什么样的课程体系能培养这些知识、能力?最后,要以协同育人的理念探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路径,形成四全协同的国际传播育人体系,做到全员协同、全科协同、全程协同和全球协同。

 

  张洪忠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三个思考。首先,学科定位问题,目前的新闻传播学科体系仍建立在以报纸、电视为主的传统媒介基础之上,随着信息流转移到互联网平台,智能传播方式快速发展,学科已有的产业基础已经瓦解,新闻传播学科本身也面临发展困境,因此国际传播体系只有建立在智能传播的基础之上才是有效的传播,要从智能传播的趋势来理解国际传播。其次,国际传播如何渗透到学术研究中,互联网扁平化时代,国际与国内传播之间只是研究对象不同,要通过学术研究培养学生。最后,要通过开展活动的方式驱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国际组织,开展VR、AR创造大赛、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体大赛等一系列赛事将国际传播与智能传播有效结合,突破空间的限制,以研究主题为主线开展国际传播。

 

  姜飞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当前国际传播学科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第一,国际传播学科在学科边界层面面临着较为尴尬的局面。国际传播作为一个较为虚泛的概念和一个研究视角,在发展成为一个学科时,如何与已有的学科,如新闻学、传播学等产生区隔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其次,面对现实国际传播较为针对化的人才需求,如国际体育传播人才、国际艺术传播人才、国际健康传播人才等,国际传播学科培养内容需要进一步细化。再次,对技术和手段的强调可能会进一步扭曲国际传播本质性的国家需求,媒体的军事化、互联网传播影响力的扩大化、传播导向的极端化、受众的部落化实际导致了国际传播政治化的倾向,因此在培养国际传播人才时,不应只重视技术上的培养,也应重视对于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学科能力的培养。最后,语言加传播能力的培养依然没有过时,但现今的国际传播能力的培养应在语言加传播能力的培养的基础上其他多领域能力的培养。

 

  胡易容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

  四川大学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经验与探索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际传播基础是基于文化传播和基础理论传播;其次,在学科建制基础方面,四川大学设立了中华文化与国际传播博士点与汉语国际教育博士点等,并以此为起点向外输出和传播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争夺不仅仅是媒体与技术的争夺,而是从根本上的文化逻辑与思维逻辑的争夺。在新形势下,四川大学一方面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设置了交叉学科课程体系,通过双一流学科群的发展,以及将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加入重点发展计划,从而形成更好的交叉融合培养,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川大在古籍传承方面的传播优势与大数据等新技术相结合,通过省部共建设立智库及研究院,以具有国际学术战略高度的实验加理论的数智融合的新型智库来服务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苏宏元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国际传播人才的能力应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在智能传播时代如何运用智能传播技术能力。在技术的演变和推进下复合型全媒体人才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有效进行跨学科人才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师资相对匮乏等问题始终存在。其次,跨文化传播的四种能力。第一,外语加新闻传播加文化的综合能力,要重视对其他文化的理解;第二,国际议程设置能力,要借船出海,借助国际平台提高我们的影响力;第三,共同价值,为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第四,共情能力,如何与国际受众的接受心理对接,在信息超载时代,与受众做到有效共鸣才能提高传播效力。再次,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讲中国的故事,构建中国元素文化软实力,要从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中汲取灵感。要提高创意策划能力,进行创造性的转换和创意性传播,发挥工匠能力,打造精品,同时提高营销能力,真正将好的内容传播出去。最后,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方式培养既了解国情,又具有全球视野,能够在国际上交流的国际传播人才。

 

  刘明洋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具体举措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定位方面,将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作为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抓手,结合当前国际传播人才的缺口,如记者、编辑、评论员、跨文化活动策划等,进行国际传播学科培养框架的设置。其次,专业设置方面,在微专业基础上,申请增设国际新闻与传播本科专业,并采用本硕连读培养模式。最后,在培养模式方面主要分为三条路径。第一是学术育人,将学术研究相关成果转化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资源,为学生提供理论武装;第二是智库育人,围绕国际传播需求进行智库发展和建设,包括两个方向,分别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及基于东北亚地区针对日韩的国别对外传播,并邀请学生团队加入,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第三是实践育人,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传播实践,并建立国际人才培养实践育人体系和框架,提高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巢乃鹏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中的特色和道路思考。首先,在常态化、建制化工作方面。在学术层面,学院成立了深圳大学媒体融合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校牵头成立国别区域研究和国际传播研究院;在人才培养层面,学院加强与外国语学院的合作,在硕士和博士方向上增设国际传播研究方向。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有三方面的特色:第一,强调在地性特色,立足深圳,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讲好深圳故事,讲好大湾区故事。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的体现,讲好深圳故事在一定程度上也就讲好了中国故事;第二,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语言加传播能力培养是否能够解决目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困境,是否要添加其他要素比如文学、艺术等,通过在地化、融入化方式进行国际传播;第三,在实战性人才培养,结合学院自身的实战性特色,重视学生国际传播实践能力的培养,服务好深圳大宣传格局。

 

  钟智锦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

  在冬奥会期间,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主要开辟了谷河青年之谷河world栏目,包括热点新闻报道、视频采访海外观众、关注冬奥会中的其他人物及冬奥会的广东元素,利用VR技术描述冬奥等多种形式开展冬奥国际传播。这一系列国际传播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国际传播新闻意识,互联网思维和智媒体思维,也开拓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思路,既包括讲好本土的中国故事,也可以通过讲述国际场域中的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价值。在此基础上,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应该包括3个方面。首先,国际传播实践面临着传播渠道上的突破困难,传播渠道需要长期的养育和扩展;其次,国际传播人才在能力方面需要懂中国和国际、懂新闻、懂传播、懂新媒体,而培养这些能力既需要在课程、师资、教材等方面保证跨学科合作,也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立实践平台;最后,在国际传播研究方面,一方面应该关注国际传播实践史、学术史和教育史,另一方面要建设中国特色的国际新闻传播理论体系,在厘清国际传播的概念界定的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关注国际传播受众研究与效果研究。

  

  (以上发言内容均来自“历史传承与当代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闻舆论思想”学术论坛平行论坛三“智能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不代表本网观点。中国社会科学网 何迪雅/整理)

  

关键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学科体系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何迪雅)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