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学界不断拓展新文科建设资源,新闻传播学学科积极求新求变,开拓新领域。认知传播学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已成为我国传播学的重要学术增长点。学界积极推动认知传播学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助力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
探索实践创新
近年来,学界从不同学科视角出发,在实践层面积极探索,为认知传播学研究提供新视域。“新媒体崛起后,传统的传播学古典实验法不再完全适用,传播学亟须在方法上进行创新和引入。认知神经科学对此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李彪表示,学界展开认知神经科学与传播学相结合的全新实验研究,认知神经科学是通过脑科学实验手段,利用科学仪器测量接触信息时人脑的变化,接触信息的过程就是认知的过程,通过测量不同区位大脑的信号变化,能对认知过程进行精确的描述。认知神经实验能够以相对量化的分析方法对人的认知过程进行实验分析,以弥补传统古典实验法对瞬时效果的研究盲区,通过测量工具触及极端时间内的瞬时传播效果,获得许多新的研究发现。因此,在研究方法上,认知神经科学为传播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工具。
四川大学积极推进新文科建设,在文学与新闻学院创建语言符号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该实验室主任谷丰表示,脑电图技术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现代脑科学研究技术特别是脑电图技术的基础上,神经语言学已发展成为一门比较成熟和系统的学科。认知传播学作为传播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结合,正处在发展进程当中。该实验室积极探索传播学与认知神经科学融合发展路径,已开展多项传播学相关研究,包括App应用图标与文字认知加工的异同、手写体与印刷体认知加工的异同、情绪词的认知加工等。
近年来,AI艺术(人工智能艺术)潮流兴起,其创作实践受到广泛关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顾亚奇从新文科研究范式转型与超学科视角出发,将认知传播视为一种伞状概念。他认为,在与人文学科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将艺术学纳入考察的范畴之中。在此背景下,以智能算法为核心的AI艺术具有相当的研究活力。从艺术传播角度看,数字艺术传播涉及的跨媒介性问题、艺术创意路径转型、技术伦理等问题,同样为艺术与认知传播研究打开了讨论空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漆亚林关注近年兴起的“具身传播”实践这一新领域。他认为,开放性、全球性和技术性环境,为跨文化视频博主对中国形象的具身传播提供了可能性,这体现了认知传播基于技术实践的发展趋势。跨文化视频博主在华的“在场”体验及感知,为中国国家形象建构提供了多元视角,他们通过视频创造的自然、文化、技术等多维视角,在对外传播中塑造了一个丰富、真实、鲜活的中国形象,为国外民众认识中国提供了新的素材和视角。
加强理论研究
作为一个有机融合了诸多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认知传播学体现了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时代趋势。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汝东表示,认知科学自诞生以来,基本沿着两条路径发展,一个是向内发展,研究智能认知,另一个是向外发展,研究文明认知。在未来的认知研究中,智能认知、文明认知应有机结合,更好地服务于认知传播学的学科建设和人类文明发展。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操慧看来,实现“体用兼蓄,知行并举”,是认知传播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我国认知传播实践正走向深度交叉融合,其研究则走向动态、多元、细密。认知传播研究的交叉视野、多领域协同,体现了研究者的学术自觉,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及其丰富实践将赋能认知传播研究更为深广的理论意涵,即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实现人的自省自觉、人与社会的体用平衡。同时,作为一种方法与知识服务,这一研究未来可以有效助推社会发展和促进个体的心智和谐。
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林克勤认为,构建传播学中国学派必须要有自己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认知传播学的出现是顺应这一趋势的一种“知识历险”。认知传播学的提出与发展符合国际学派形成的一般规律,它的本土思维创新突出,且站在国际前沿,其主要架构可以说是“唯物辩证法+认知科学+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实践”。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欧阳宏生认为,认知传播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其基本理论建构逐渐完成,学科体系逐渐清晰。新时代的认知传播学呈现出更加广阔的研究空间,学界一方面展开认知传播基础理论研究,建立一套科学的系统理论体系,另一方面推进认知传播应用理论研究,以认知科学来研究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内容、传播过程等。认知传播学领域的学人要围绕认知传播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为构建中国认知传播学学派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