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于玩:游戏IP如何成为Z世代的“文化密码”与“情感货币”

2025-11-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译心)11月6-7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主办的2025游戏IP生态大会在苏州举行。此次会议以“智创未来、链接全球”为主题,与会学者与业界人士在深度探索数字IP的跨界赋能与多元价值开发,推动产业健康发展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

大会现场 本网记者 张译心/摄

  游戏IP正重塑消费与体验边界

  当前,IP消费正不断升温,其中游戏IP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会上由伽马数据发布的《2025中国数字娱乐产业IP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游戏IP市场规模预计超过2750亿元,其中原创游戏IP占据49.2%,引进授权IP占据43.6%。

  游戏IP的吸引力源于其较强的互动价值。优秀剧情游戏有自足的情节、完整的世界观、鲜明的角色和丰富的地方文化背景。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创意写作研究》主编许道军认为,此类游戏是文学性、趣味性十足的作品,且比文学作品更具综合性,兼具视觉、听觉、机制和叙事等多种要素。玩家对游戏的接受从被动理解文学作品转为深度参与和全身心体验,游戏世界的完成和主角命运取决于玩家的“技法”和“装备”,具有“主动性”和“建构性”。部分剧情游戏需多个玩家参与,成为玩家间的互动场域。在此过程中,玩家与游戏融为一体,“咀嚼”游戏的故事、场景等要素,通过上眼、上手、动心、移情,玩家与游戏融为一体。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游戏比传统文学作品更具用户黏性和文化渗透力。

  在游研社创始人、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博物馆执行馆长周伟看来,作为互动艺术,一款好的游戏能够玩家全身心投入,沉浸其中并主动探索这款游戏的世界、人物命运,因此游戏IP对于玩家来说具有丰富的情感链接,玩家对于IP的认可也会更高。

  优秀的游戏IP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历史、哲学、艺术)融入其中,让玩家在互动体验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熏陶。当前,游戏IP与文旅产业融合互已驶入快车道,一款现象级游戏《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为游戏IP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生动范本。该游戏超过75%的场景取景自山西,带动山西相关景区游客量激增超400%,旅游资讯指数暴涨3178%,实现了从线上“现象级流量”到线下“实质性留量”的高效转化。

  与会学者认为,游戏产业凭借其强大的数字技术表现力,为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提供了全新路径;而底蕴深厚的文旅资源,则为游戏内容创作注入了灵魂与厚度。面对规模庞大的国内旅游与游戏市场,二者的融合潜力无限。推动深度融合仍需破解数据要素支撑、复合型人才培养、产业协同机制与长效运营体系四方面局限,从而将短期爆点转化为长期品牌价值,开创文旅发展新格局。

观众在游戏博物馆内参观 本网记者 张译心/摄

  游戏IP其衍生出的音乐和周边等业态同样贡献了巨大产值,以动漫、游戏等IP为核心的“谷子经济”正展现出千亿级的市场活力。“在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最宝贵的财富是人的创造力和文化的判断力”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表示,当前IP产业竞争已从内容吸引力升级为与用户建立深度情感联结的能力。未来IP必须具备打动人心的精神内核,让IP融入日常生活,实现长期陪伴。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出海先锋”

圆桌论坛现场 本网记者 张译心/摄

  在全球化传播中,游戏IP扮演了“文化使者”的角色。它以全球玩家喜闻乐见的沉浸式互动形式,将中国故事、价值观和文化美学理念生动地传递给受众,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有效路径。

  “真正具有全球影响力游戏IP创作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基于超越地域文化游戏机制之上,不同地域的玩家可参与且可持续进化的游戏世界。”许道军阐释道,这需要游戏拥有坚实故事内核、弹性世界观、可持续迭代的核心玩法,以及具有鲜明辨识度且能引发玩家情感共鸣的角色与支持更多玩家参与的游戏官方后续支持等为其提供支撑。

  以中国游戏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保持制作水准和原汁原味是关键。周伟认为,其关键在于将游戏本身做好,打造出独特的风格,使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的用户都能从中获得乐趣。在此基础上,要将中国文化与中国故事有机融合,让玩家在游戏过程中愿意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故事,达到文化传播的期望。在海外市场深耕多年的英国Studio Gobo工作室执行总监许潇俊认为,海外玩家的喜好较为广泛,对多样化题材的接受程度较高。我国拥有丰富的文化主题,可在对外传播中保持原汁原味,无需刻意进行“西化”处理。

  创作需要法律保护,保护游戏IP创作需要从整体保护观出发,促进游戏产业创新发展。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朱冬表示,电子游戏的开发需高额投入以及需众多人员共同协作完成。从著作权保护的角度来看,从游戏元素到游戏整体均可构成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既要防止未经许可利用游戏元素的行为,更要遏制抄袭核心玩法的“游戏换皮”行为。要素保护模式存在无法保护游戏中各要素的组合关系的缺陷。应当从整体保护观出发,将具体游戏玩法纳入应受保护的表达范围,同时利用融合原则和必要场景原则进行反向排除,从而合理划定电子游戏著作权保护范围。

  他进一步表示,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看,在游戏出海过程中,需要对电子游戏IP中受保护的内容进行梳理,事先做好相关权利安排,做好海外维权的相应准备。

【编辑:张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