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段丹洁)11月9日,《数字鸿沟:概念、成因与后果》新书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2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新书开展深入探讨。
《数字鸿沟:概念、成因与后果》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是浙江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韦路在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作。该书对数字鸿沟的概念、变迁、成因、后果和对策进行了全方位探讨,系统回答了什么是数字鸿沟、数字鸿沟如何发展变迁、数字鸿沟如何产生、有何影响、应该如何应对数字鸿沟的挑战等重大问题,旨在为构建更加平等的全球信息社会提供中国方案。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谈到,作者提出的驯化沟概念,以及智连鸿沟和断连鸿沟的子概念,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人类与技术互动中的联动性,极具创新性、启发性和解释力。该书对数字新闻学和数字传播学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数字技术正全面赋能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促进数字平等是全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尹韵公表示,数字鸿沟并非新现象,但该书对数字鸿沟的阐述较为深入,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创新,而且对实践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成功探索数字鸿沟问题的精品之作。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认为,《数字鸿沟:概念、成因与后果》是从传播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入手,紧密结合中国实际与全球数字传播格局进行创新阐发,是扎实推进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重要一步。该书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较好地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结合起来,体现了中国学者对本学科重大基础概念的原创性拓展,对个人发展、国家治理和全球秩序都具有宝贵的学术和社会价值。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认为,该书是深深扎根于既往有效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之上,在现有理论传统的源头活水中进行创新。全书40万字是将大家习以为常的数字鸿沟概念建构成为一个脉络清晰、系统闭环的理论体系,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韦路教授的研究视野非常开阔,能够打通中西理论资源,积极开展国际学术对话,通过本土化的研究推动国际化概念的创新发展。
与会专家认为,《数字鸿沟:概念、成因与后果》从多元维度对数字鸿沟的概念和现状进行了全面考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清晰呈现了消弭的接入沟、凸显的使用沟、涌现的驯化沟等演化趋势,具有显著的“动态性”。对数字鸿沟引发的社会后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具有突出的“预见性”。该书不仅准确把握了数字鸿沟的本质,还深刻揭示了其对社会各方面的深远影响,探讨了如何通过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