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段丹洁)7月20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暨《新闻传播学刊》创刊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11所高校和17家学术期刊与出版界的50余位专家学者、期刊编辑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建设高品质学术期刊,立足中国实践,坚守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使命和历史重任,推动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建构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离不开高品质学术期刊平台的支撑。由教育部主管、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闻传播学刊》正式创刊,该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闻传播学研究为基础,兼具跨学科视野,致力于反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推进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学术发展和前沿实践。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表示,在中国式现代化如火如荼、人类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语境下,我们要积极引导新闻传播学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坚持拥抱新技术,跟踪新事件,聚焦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智能传播、国际传播、新视听等。不断探索理论前沿,推动学科发展和学术创新,从而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当前,新闻传播界步入数字大航海时代。《新闻传播学刊》主编、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表示,新闻传播学科的学术阵地、期刊阵地不断加强,为学科建设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要以文字、视频、音频融合的发展,实现学术刊物的可听化、可视化,不断拓展内容传播的渠道和方式,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场景化的知识获取的新体验。高晓虹介绍了《新闻传播学刊》的刊物特色、栏目设置和办刊愿景,提出在建构自主知识体系过程中,需要打造标识性概念,提出原创性理论,构建体系化知识,开创独创性范式。这些年来,经过一代代人的持续努力,新闻传播学科的学术阵地、期刊阵地不断加强,为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瞭望周刊社党委书记、总编辑郭奔胜表示,新闻传播学是实践色彩浓厚的学科,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社会和行业发展,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职责。在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课题。中国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要立足中国实践,连接学界业界,探索智能前沿,采用多种融合的传播手段,提升传播力、影响力,这将有助于进一步的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认为,中国新闻传播学正在进入学术大繁荣的时期,应对中国的新闻传播实践进行系统总结梳理。在建构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不同流派、不同声音、不同观点,对此,学术期刊建设应特别注意加以辨析与认识,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发展搭建交流平台。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表示,学科建设应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和战略需求,产生原创性、颠覆性的成果。面对科技创新引领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要从理论和实践出发,实事求是把握传播的本质、特点、规律,进而回到问题本身,使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方向越来越清晰。
会议现场举办了《新闻传播学刊》编委聘任仪式,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11所高校的20位学者被聘为期刊编委。
与会专家认为,高品质学术期刊需要坚定办刊方向、厘清发展逻辑。中国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需要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基于技术变革、社会变迁和场景变化,探索新闻传播理论前沿,关切新闻传播实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