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新闻十二讲》

2022-09-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者:胡钰 吴璟薇

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7月

 

  内容简介

  当下媒介技术高速迭变,对社会沟通的传播形态、社会新闻舆论的形成与影响机制产生了全面、深入的影响。基于上述背景,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了数字媒介技术对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和新闻业务带来的影响。

  在理论方面,本书着重关注当下国内外学界在数字新闻研究方面有较大影响力的新视角、新成果,引介新闻与媒介物质性、数据与算法诠释学、媒介平台化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在实践方面,通过目前处于新闻实践与技术创新前沿的业界资深新闻人所作案例分享,与理论形成呼应,为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的建构提供重要的实践经验。

 

  编者简介

  胡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特色新闻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新闻理论、文化传播、国家形象。

  吴璟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媒介理论、社交媒体公与私、跨文化传播与新闻传播史。

 

  序言节选

  当数字化时代到来的时候,人们所面临的已经不仅仅是媒介技术的变迁了,一场深度改变人类交流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已经涉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嵌入新闻生产和传播,而基于平台的新闻生产在大范围内连接着多元内容生产者的同时,也实现了“人机联姻”,通过平台的数字结构将内容转化为数据,再经过算法与人工的整合,借由数据接口与内容消费者对接。尽管新媒介技术已经完全嵌入新闻生产中,但技术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从整个新闻生产和传播的流程来看,大数据和智能技术只能部分参与其中,负责诸如新闻内容抓取、新闻价值判别(主要基于内容来源和相关程度)和部分事实核查等任务,然而新闻标题制作,内容摘要,影响力、反常性与冲突等新闻价值要素的甄别,以及机器无法准确完成的事实核查,都只能交由人工研判。近年来,智能生产中的“隐性工作”不断浮出水面。为了保证智能识别系统的有效运行,大量工人隐藏在系统背后,进行着低难度和高重复度的“打标签”工作,将数据“喂给”系统,才能让智能新闻识别系统准确读取文字和图像,进而进行深度学习和数据处理。这一过程中,人与技术共同发挥着作用。在智能系统设计、前期数据处理和内容生产流程中,人都起着辅助乃至决定性的作用。

  媒介技术带来的变革是深刻而广泛的,数字化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模式也发生了根本转变。今天定义新闻和新闻业,不再以专职化、专业化来作为唯一判断标准,但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却是人们亘古不变的追求——真实永远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价值中的未知、好奇、相关(包括对人在心理、地理上的相关,新加入了语义相关)也仍然是人们了解外界、消除不确定性和满足好奇心的基本心理需要。媒介形态在变,但新闻的核心内涵不变。新闻业的数字化将人与技术、信息与机器共同聚合到平台上,从而开启了工业4.0时代新闻新生产。在数字化语境下,新闻业是否存在、新闻是否消亡等问题已经变得不再重要,作为从事或者研究媒体的人,所要面对的是如何抓住不变的内涵来拓展新闻的外延。

  面对当前媒介技术的发展与挑战,我们邀请了数字新闻研究领域的学者和在业界不断探索创新的专家,一同探讨数字媒介技术背景下的新闻理论与实践探索,旨在推动最新媒介理论与中国智能媒体的新闻实践相结合,以进一步深化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与实践。

 

  目录

  上篇 数字新闻理论探索

  第一讲  取代与赋能:人工智能给新闻业带来了什么?   胡钰

  第二讲  新闻学研究的物质性转向——数字时代的媒介本体与媒介中介性   吴璟薇 曾国华

  第三讲  连接性、气候与冠状病毒:数字媒体与可持续未来   格雷厄姆·默多克(Graham Murdock)

  第四讲  数字诠释学:大数据时代的阐释   汤姆·范·诺伊恩(Tom van Neunen)

  第五讲  数字时代新闻研究的语境化   王斌

  第六讲  数字媒体对中国新闻业的影响   王海燕

  第七讲  重建客观:科学知识社会学(SSK)对新闻生产的启示   徐笛

  第八讲  行动者网络视角下的新闻生产与算法新闻   孙萍 刘双庆

  下篇 数字新闻实践创新

  第九讲  智媒体:新物种进化论   李鹏

  第十讲  建设性新闻的实践与探索   宋乐永

  第十一讲  财新付费订阅的探路与思考   康伟平

  第十二讲  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如何应对媒体的变化   黄志敏

  附录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张赛)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