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下的田野

2025-01-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2024年7月,我收到果果爸爸发来的微信,说果果考上了武汉的一所大学,非常高兴想把这个消息告诉我。果果是我一位老家朋友的亲戚,10年前我开始做乡村留守儿童家庭远程亲情关系研究的田野调查,经介绍去过几次他家。当时8岁的果果刚上三年级,他的父母都在湖南打工,爷爷奶奶照顾他和他3岁的弟弟,生活在四川农村。我在田野之余又联系上果果就读的乡村小学参观,并为小同学们拍摄了一些单人照片及合影冲洗送给他们,当春节父母回家之时,就能看到因在外务工而错过的这大半年中孩子成长的一个片段。

  我的田野经常需要在夜晚外出,因为村里留守家庭的孩子和父母视频电话往往是在晚饭之余:千里外的城市傍晚,流水线工作暂歇,下班的工人父母们结束一天工作,进入休憩时间,开启亲情链接,小小的屏幕那端是留守老家的祖辈与儿童。我多会搭熟人的摩托车,带着摄像设备在田野对象开始连线之前去到他们家里,录制完视频通话过程之后离开。很多个夜晚,在我结束视频采集返程,小摩托行驶的乡间小道,仰头便是繁星点点的深蓝夜空,辽远深邃,路旁田地里散发着庄稼与草本的味道,一扫夜晚工作的困倦,这时候月光和星光洒在肩上,仿佛有一种灵动的力量在引人前行……十年一瞬,果果爸爸的信息让我意识到,这些孩子们已经长大了十岁。而这也把我的记忆拉回到那些在夜空下做田野调查的时光,那些在星空下听闻的、体会的,全都浮上心头。

  我记忆尤为深刻的是研究刚起步时,在深圳关外接触来深务工父母,先向他们解释我的研究工作,希望征得他们的同意让我能有机会录制他们和孩子的视频通话。一位热情的父亲笑嘻嘻地说道,“晓得晓得。你希望我在和我儿子打视频电话的时候特别难过,最好我儿子能够在视频电话里面哭,然后让他说,他特别想念我,对吧?”他的话像一记重锤砸在我心里,本只是担心他是否愿意接受我的请求,而他乐于帮助,并为我想好台词,但这“台风”却又让我始料未及,一下子不知道他的表达到底是一种虚幻构建还是现实真实——他深谙打工父母和留守儿童的片面社会印象,自然而然认为我想做的事就是去验证这样的印象,进而期望为我表演这样的场景。这次经历曾让我在田野调查中停下一段时间的脚步,因为我确信我要做的不是这样一个研究。后来,我走进乡村,走入留守家庭内部,从视频的另一端去看他们亲情链接的具体表达以及这些表达背后的日常生活。在辗转的田野时间里,我录制到大量自然发生的这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视频通话。

 

留守孩子与打工父母的视频电话

  无论是布满童玩还是逼仄局促的房间里,近似的都有祖父母,略生疏地操作智能手机,小心翼翼地根据屏幕反馈调整手持或寻找手机摆放角度,只为让远方打工的儿女能看到他们心念的孩子;年幼的孩子,专注他们手中万物好奇,在祖父母和父母各种办法的抚促和呼唤下,在两边成人间或偶有的家常计议间,终于脱口喊出“妈妈”“爸爸”。我常在看这些视频电话时,想起玛丽·卡萨特(Mary Cassatt)所作的《母亲与孩子》。画中,母亲正拥抱孩子,就要亲吻并陪伴他们进入梦乡。母亲和孩子的身体紧紧相依,感受彼此的温度。试问,又有哪一位母亲不眷恋这样的时刻呢?

卡萨特的《母亲与孩子》

  爱自己的孩子,有时竟意味着别离。人口流动的大背景下,许多父母因工作或其他原因,不得不与自己的孩子分隔两地。在社会与技术变迁的双重浪潮中,流动与回流,奔波与停留,不仅发生在中国农村,在城市、在全球都是如此。2024年夏末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我报告了这些关于孩子的研究,听众席上一位老师红了双眼。底色是亲情动人,而更多则是因为大家深入其表可以看到在社会与技术双重变迁浪潮中,这些家庭的坚韧——这些父母、孩子和祖辈们,奋力维系亲情,努力保持家庭韧性和活力。他们在每一次视频通话里那些小心翼翼细微调节手机角度的尝试,焦灼地甩手机寻求更好的网络信号、大声地叫妈妈的场景,都是这些努力的最好证明。

  当年明月光,曾照彩云归。我为果果考上大学的消息高兴,回想起十年前他在镜头里的羞涩,如今应是踌躇满志踏入大学校园探究外面世界的青年。又想起那时镜头里那一张张稚嫩的笑脸,都和果果一样茁壮成年了吧……我期望在2025年,每一个宝贝的孩子都更多更好地感受到家庭之爱,也期望我带着这些星空下的爱和力量,继续前行在希望的田野上。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