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信息化时代潮流 奋力推进网络强国建设

2024-04-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强调“要加强人工智能发展的潜在风险研判和防范,维护人民利益和国家安全,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在此,对人工智能的安全风险和影响进行客观分析并理性应对是非常必要的。安全风险无处不在,绝对安全无法实现,重要的是推进相关安全能力建设,筑牢防范安全风险的盾牌。安全能力的提升不仅意味着要增加必要的安全投入,更重要的是提升安全能力的产出效率,例如针对不同类型的安全风险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风险防范措施,以安全保障发展为政策目标。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xwcbx/rdjj/202404/t20240419_5747043.shtml

  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的延伸,良好的网络生态是维护网络空间秩序的题中之义,也是推动网信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保持现实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条件。在网络空间建设高度发达的今天,加强网络综合治理,营造良好网络生态,建设网络文明,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急迫的课题。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也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在2013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我们党长期执政的高度提出:“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xwcbx/rdjj/202404/t20240419_5747038.shtml

  平台治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的关键。网络平台(Online Platform)一般是指基于互联网所形成的一种集成了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在线服务等多种功能的互动空间。网络平台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包括内容提供商、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网站、在线服务提供商等。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平台化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基于平台化战略,众多互联网巨头已经发展成为国际性网络平台,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驱动力,并在资本市场占据关键位置。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xwcbx/rdjj/202404/t20240419_5747040.shtml

  在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蓬勃发展、数据逐渐成为生产生活必备要素、数字化即将成为未来人物交互的重要形态的背景下,数字经济迅猛发展,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也逐渐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点,数字经济带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数字基础设施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数字基础设施既包括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也包括经数字化改造的部分传统物理基础设施。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xwcbx/rdjj/202404/t20240419_5747051.shtml

  网信安则国家安,网信强则国家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关党的长期执政,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福祉。《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网信工作在覆盖人口规模和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管互联网作为一项重要政治原则,要深刻认识其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下,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成为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加强党对于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也成为提高党执政能力和水平的应有之义。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xwcbx/rdjj/202404/t20240419_5747034.shtml

  全球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的信任进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伦理规范、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推动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以此构建全球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的信任基础。在此基础上,促进技术创新与伦理道德的平衡、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深度挖掘双方互信的共识,提升价值信任和环境信任;通过国际协调与合作沟通凝聚共识,构建开放、公正、有效的治理机制,促进人工智能技术造福于人类,逐步增强理性信任。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治理将面临更多挑战,积极支持在联合国框架下构建公正、透明、高效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4/t20240415_5746207.shtml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