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塑网络空间的全球信任与合作

2023-11-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数字信息时代,“地球村”越来越成为全球交往的真实写照。借助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国家和地区的交流超脱实体空间限制,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与之伴随的另一现象值得警惕:尽管“连接在一起”成为交往的常态,但网络空间“分裂”的伤痕并未缩小,反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分歧,越来越大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开始构建自己的数字边界,使全球互联互通受到威胁。这不仅对全球化的进程带来挑战,更对国际社会的信任和合作造成了直接冲击。为了克服这些分歧和挑战,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应运而生,它不仅匹配了全球实体空间发展态势,也契合了当前网络空间发展的现实需求,为全球互联网合作与治理提供了新方案、新路径。

  一、网络空间分裂的现状与根源

  去中心化、互动性、开放无边界等是互联网的本质属性之一,但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的各类冲突彼此交织,网络场域正经历一种分裂或碎片化的过程。各国越来越重视数字主权和数据本地化,出于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考量,控制和管理境内数字空间,限制了信息和服务的自由流动。在制定政策和标准方面,不同国家和地区基于本地利益和现状,网络技术和服务内容呈现碎片化和不兼容的问题。从全球视角来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拉大,使得网络资源和技术的接入机会不均,加重了网络空间的分裂现象。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极为复杂。从政治角度上看,国家之间的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差异导致对网络空间的认识和管理方式不同,在网络管理上势必迥异。此外,考虑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各国为防范外部网络威胁,更趋向于强化网络主权,以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网络的稳定。从经济角度看,为了在激烈的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国家往往会更多地掌握和控制数据与网络技术资源,确保自己的核心经济利益得到维护。从文化视角看,因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的多样性,各国对于网络内容和技术的接纳态度、使用方式也大相径庭,这进一步加深了网络空间的分隔。

  二、网络治理新方案: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网络技术和数字化快速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重新定义了全球化的形态。然而,网络空间中的信息过剩、假新闻、网络攻击、数据盗窃、数字鸿沟以及技术垄断等问题,日益凸显出网络治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面对这一现实,传统的单边或双边治理模式变得日益无力。单一国家无法有效应对跨国的网络问题,而现有的国际合作框架也似乎无法满足迅速演变的数字时代的需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网络空间逐渐出现了治理真空,各国对网络的看法和应对策略冲突渐显。

  中国深知自己在数字时代中的重要地位,也深知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对于确保网络空间和平、安全和繁荣的重要性。通过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实践方式积极回应了时代挑战,为网络空间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

  从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中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到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在时间跨越中积累的是对中国历史经验的深度思考,对和谐共处理念的不懈追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集中体现,为全球网络治理提供了中国样本、中国经验,彰显了中国大气与中国智慧。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集中反映了对全球网络环境的期望和方向。“共享”“共治”是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互联网不是某一国家或少数国家的专属,而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无论国家规模和经济地位,在互联网的使用地位上是平等的,有权发出自己的声音,分享网络红利。同样,在互联网的治理上不应由少数国家掌握绝对话语权,应坚持同舟共济理念,强化多边参与,各国各地区都积极主动作为,保证网络空间的公正与透明。“合作”是实现路径。在数字化的世界里,单打独斗不再是明智之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必须坚持同舟共济、互信互利的理念。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各国要携手同行,共同制定策略,确保网络空间的安全与繁荣。“文化交流与尊重”是必备要素。各种文化碰撞与交融是常态。尊重文化和价值观的多样性,坚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理念,鼓励在网络空间中进行平等、公正的文化交流。“安全共筑”是责任保障。面对越来越多的网络威胁,没有哪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只有全球各国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能确保网络空间的长治久安。

  三、以共同体理念重塑全球信任与合作

  数字时代,全球网络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是信任危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或口号,它代表着一种新的全球治理策略,旨在解决这一核心问题。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首先意味着将网络视为一个全球公共领域,而不仅仅是单一国家的领土。在这个公共领域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是平等的,每一个声音都是有价值的。这样的理念,能够为各国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提供基础,打破单一的权威和中心,确保网络空间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为了真正推进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塑全球信任与合作,还需要具体的合作机制和路径,确保网络的公平、透明和安全。

  一是推动构建全球网络治理机制。一方面,加强数据主权与隐私保护。数据主权的问题是当前全球网络治理的热点之一。各国对数据的控制和使用方式有着不同的观点和需求,这导致了跨国公司和个人难以适应复杂的数据治理环境。各国应在尊重彼此的数据主权的基础上,建立共同的数据管理和保护标准,推动构建统一的全球数据治理机制。例如,建立跨国数据交换的标准协议,同时确保各国在这一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和隐私权益。另一方面,网络安全问题的复杂性超乎想象,跨国的网络攻击、恐怖主义利用网络传播等问题成为全球网络治理的主要挑战。基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各国可以建立联合网络安全响应中心,共同对抗网络攻击,分享情报,制定统一的网络安全标准,从而确保全球网络的安全稳定。

  二是构建多边合作机制,动员全球力量合作参与。首先,政府之间需要建立常态化的对话和交流机制。通过对话和交流,各国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关切和需求,找到共同的利益点,推动网络空间的合作和发展。其次,企业和技术界也需要加强合作。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很多的创新和解决方案都来自于企业和技术社区。通过跨国界扩领域合作,共同研发和应用先进的技术,确保网络空间的安全和稳定。此外,公民团体和网络社区也是重要的参与主体。广泛参与性是落实主体地位的重要方式,可以确保网络空间真正成为人民的空间,而不仅仅是少数国家和机构的自留地。

  三是共享共治,增加技术普惠性。数字鸿沟是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仍然没有完全进入数字时代。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强调各国共同发展共同治理。技术是网络空间发展的基石,各国应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共同推进网络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打破技术壁垒,实现技术的共享和共赢。发达国家更要承担大国责任,与发展中国家分享技术,资助他们的网络建设,确保全球每一个角落都能享受到数字技术带来的好处。

  四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网络不仅仅是技术的载体,它更是文化交流的平台。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在网络空间中相互冲撞,这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倡各国之间进行深度的文化交流,推动网络文化的多样性,确保每一种文化在网络空间中都能得到尊重和展示。

  总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不是一个短期的任务,它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和长期的坚持。面对网络空间分裂的挑战,命运共同体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和出路,让我们共同努力,重塑全球信任与合作,构建一个有序发展的网络空间未来。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