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全体与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中国·2022”国际高峰论坛,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即将落下帷幕。作为论坛的承办者,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对各位专家学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诚挚敬意和衷心感谢!
两天来,百余位中外著名学者围绕本次论坛的主题——“大变局中的文明:中国与世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新闻传播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国际关系学等多学科、多维度、多层面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从刚才5个平行分论坛代表介绍的情况看,大家交流了思想,辨析了问题,探讨了学术,增进了友谊。论坛取得了丰硕成果,让我们充分领略了思想创造之美、文明互鉴之美、学术交流之美。
论坛彰显了思想创造之美。与会专家聚焦本届论坛的主题,发表了许多原创性的思想、理论和观点,令人脑洞大开,美不胜收。这是“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的主要宗旨,也是本届论坛的重大特色。法国近代思想家帕斯卡尔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当今世界,大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经济复苏乏力与通胀压力叠加,乌克兰危机与地区冲突加剧,天下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新的重大考验。“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这一“时代之问”“世界之问”,非常急迫地摆在世界各国政府、人民和思想家面前,人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需要思想的力量,更加渴望能够解答时代课题、世界难题的原创性思想,更加呼唤有穿透力和引领力的思想之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需要意味着匮乏,渴望意味着不满足,呼唤意味着改变和创造。
“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愿竭诚为思想的创造、传播而尽绵薄之力。
论坛彰显了文明互鉴之美。来自世界各地、拥有不同肤色和语言的专家学者,围绕同一个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平等对话与交流,这本身就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盛举。文明因多样而丰富,因交流而精彩,因互鉴而发展。人类告别蒙昧与野蛮,告别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这是人类的伟大,更是文明的荣光。本届论坛上,中外专家达成一个共识,所谓“文明的冲突”既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常态,更不是人类文明进步之道。历史经验启示我们,相互尊重代替霸凌欺蛮,平等对话代替对抗冲突,互学互鉴代替傲慢自大,是世界文明繁荣进步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既连绵不绝又不断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本身就是对世界文明进步的重大贡献。中国古代的先哲说过,“和而不同”,中华文明无意也不会对世界其他文明构成冲突和挑战,从不拒绝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互学互鉴,共同发展,既是中华文明对世界各国文明的态度和愿景,更是文明进步的方法和境界,是文明兴盛的动力。
“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愿竭诚为世界各国文明之间的互学互鉴和人类文明进步而尽绵薄之力。
论坛彰显了学术交流之美。中外不同学科领域的著名学者,围绕共同的主题,展开深度的学术对话,这既是“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的宗旨,也是论坛的显著特色。通过对话交流,大家普遍感到,长期以来过细的专门化、碎片化、学院化的学科划界,已经愈益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严重制约思想的发展、学术的繁荣和文明的进步。时代提出的问题是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越是重大时代问题,其综合性、战略性、系统性就越强,而囿于传统的学科划分,对这些重大时代问题,常常感到束手无策,或者将问题肢解得支离破碎,从而既不能解读问题,更不能解决问题。学科不是私人领地,学术不是“山头”“江湖”。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积极参与世界范围的百家争鸣,为世界学术的发展作出中国学术界应有的贡献,迫切需要打破传统学科的壁垒,深化跨学科的学术对话交流,抹去“学术泡沫”,重新研究基本理论、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在不同学科的交汇点上开辟学术发展新的天地。
“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愿竭诚为跨学科的学术对话交流、为世界范围的百家争鸣而尽绵薄之力。
从首届开始,论坛就秉持“以文入会”“以文会友”的原则,与会专家的发言,将分别在我们的刊物、报纸和网站上公开发表。我们真诚感谢专家们的信任和支持!
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说过:“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刚刚举办两届,万事开头难,久久为功更难。我们深知,论坛的组织还有许多疏漏,敬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关于下一届论坛的主题,从现在起向学术界征集,欢迎大家贡献智慧。我们相信,有赖于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关心帮助并踊跃参与,“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一定能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持久的影响力。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方军2022年8月27日在“学术中国·2022”国际高峰论坛闭幕式上的致辞,本报发表时有删节。)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