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历史沉淀于特定概念,语言所展示的概念转换,不仅具有历史状态的表象意义,而且还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汉语现代“文明”概念的诞生及其社会化运用,正是近现代中国“过渡”和“转型”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量之一。
2022-08-30佛教文化思想对东方文化研究的倡导,对世界文化发展趋势中东方文化的功用与未来可能性的预判,以及对佛教文化在东方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的思考,不仅体现了现代佛教自身改革振兴的内在力量,而且在儒道文化遭到新文化的极大冲击而萎靡退守之际,通过积极的进攻和世界文化蓝图的建构,显现出中国本土文化传...
2022-08-30文试图采用比较阐释的方法,通过梳理以下几个关系,来厘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近百年文学史中对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影响,进一步用恩格斯的现实主义典型化的文学创作观念去客观地评价其得失,从而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和批评提供一种历史的借鉴。
2022-08-30全球化发展历程可以被简单地描述为:一系列日益复杂的全球流动,且早期的主导性流动将包含在之后的流动中——这里的流动就是指阿帕杜莱所说的物品、思想和网络力量的全球流通,其中心不断变化,而且往往涉及多个中心。
2022-08-31“事件”概念的中国化,并非浅表地体现为能否用“事件”一词来谈论文学,而从深层次上取决于“在可能性母体中考虑不可能性的转换”这条主线,并展开为两个关键因素,那就是对主流语言论之外的异质力量作出充分估计,以及相应而来的对亲善伦理的反思。
2022-08-31非格律韵律”理论框架的提出,首先是为了彰显自由诗有以声韵形态表达的、严格意义上的韵律。其次,“非格律韵律”的提出,也是为了将自由诗的韵律研究置于与格律诗的对比之下,进一步凸显两者在结构形态、时间尺度、表达形式、心理效应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
2022-08-31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原有以推动经济增长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出现较多问题。城市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格局...
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展现了空间政治经济学中一个新颖的分析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