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中国学派
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浪微博
今日头条号
在现代以来中国和欧洲的思想交锋中,美学占据了特殊的位置。对中国学者而言,美学是萌发新思想的宝库。
中国的美学学科也出现了从“美学在中国”到“中国美学”的发展,然后再进行历史的追溯,构建中国美学的历史叙事。
“辨体明性”文体批评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乃至形塑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中国文学的文化自信主要不是艺术判断,而是文化立场和价值观判断。现代性价值是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自信的关键。
现代以来的文学最大可能地推动了普通民众接受文学的历史进程,也是通过文学的大众化和人民性,现代启蒙理念最大范围地传播给民众。
20世纪的一个显著的文化政治现象是概念横移,即在共时性框架下,不同时间轴线中的历史内容被转换为可以在同一套话语中加以表述的现实。
“法律东方主义话语”是英美等殖民帝国在近代中国为争夺“领事裁判权”和“单边治外法权”而运用的...
以“立新”视角、通史眼光考察20世纪历史撰述中的古史建构,总结经验、启发当下,可谓正当其时。
2024年第13期
202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