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资讯

兰州大学第二十八期萃英人文学术沙龙“数字时代的美学问题”举办

2024-12-20 来源:兰州大学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科学、计算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彻底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与形态,使信息传递变得更加迅速、广泛且精准,更为关键的是,塑造了人们全新的感知方式、认知方式与审美方式。在此背景下,2024年12月15日,兰州大学第二十八期萃英人文学术沙龙“数字时代的美学问题”在兰州大学城关校区举行。本次学术沙龙由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大桥召集,兰州大学社科处与文学院联合主办。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蓝江、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王婧、兰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王莹和漆飞老师分别作主题报告。报告由王大桥、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陈声柏主持,兰州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吴炯炯、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魏宏院、教授陈晓强、扬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袁祺、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魏梓秋参与评议和讨论。兰州大学文学院、哲学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在兰州的各大高校各的学生参会。
  吴炯炯致开幕辞,介绍了举办本期学术沙龙的宗旨与意义。他表示,数字技术重组和改写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与经验内容,为人文学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无疑是当下值得高度关注和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希望与会专家学者能以此次学术沙龙为契机,在跨学科的思想碰撞与对话中,助力高水平创新性研究。
吴炯炯教授致辞
  第一场发言由蓝江开启,演讲题目为《电子生命与一般机体学》,他以科幻电影中的虚体生命为切入,探讨了超越纯粹有机体与器官身体的生命概念。从卢克莱修的灵魂与物质相结合的生命,薛定谔的负熵生命、马图拉纳和瓦雷拉的自生系统的生命,再到雷蒙•鲁耶的有机与无机环境交换互动中的生命,蓝江在生命哲学的脉络中回溯了生命概念的历史演化,思考如何跨越有机体界限,将生命理解为一个自主的系统,实现熵与负熵的平衡。蓝江认为,在数字时代的语境中,身体与智能体的关系不再是笛卡尔式的主客体关系,也不是主体间的博弈关系,而是斯宾诺莎式的流变实体。随着生命从器官学阶段进入到机体学阶段,需要以全新的术语来思考机体学组织,即通向共生的一般机体学。
主讲人:蓝江教授
  主持人王大桥表示,蓝江对于界定数字空间中的生命问题提出了富有创见的观点,即由数字软件、数字代码和信号构成的数字生命,是缔结系统以及它所存在的数字环境所决定的,当算力系统足够强大时,它能够以应该存在的方式去存在。王大桥评价此次发言兼具当下的思考与学理的纵深,强调了生命问题比人工智能的意识问题更为迫切和根本,这一学术判断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方向。王婧则从人类学研究中的生命经验出发,就传感器与机器感知问题与蓝江展开对话,认为对电子生命的思考体现了生命形式的动态与变化,与中国古典哲学中庄子的“生生”相呼应,同时也为人类学对生命经验的探讨带来启示。吴炯炯结合历史文献学的学科背景,肯定了蓝江对于新的学术问题的敏锐捕捉,认为数字时代的到来为人文学科带来挑战,但人工智能无法替代对于语言和文献的学习,人与人之间依然需要亲临在场的思想交流。
  第二场演讲是王婧的《古代鬼怪文化的数字新声:恍惚作为一种智识感受力》,主要分析了当代声音艺术中巫文化复归所产生的美学效应。王婧从当代声音艺术的现场出发,经由第12届上海双年展探查神秘文化在全球声音艺术中的复归。从世界音乐、新世纪、工业噪音、无人机金属到即兴音乐家的实践,声音艺术不断与萨满文化交织共振。中国的声音艺术亦呼应了这股潮流,在谭盾、徐程、王凡、林其蔚和盛洁的声音作品中,王婧识别出古代巫文化的复归主要表现为以“恍惚”为核心的智识感受力的生成。这构成了中国声音艺术实践的独特性,“恍惚”既是对可感与不可感边界的探索,同时也是基于隐匿与共振逻辑的艺术创作方法。
主讲人:王婧副教授
  蓝江在评议中表示,王婧对当代声音艺术的研究具有前沿性,关注到神秘文化在声音艺术中制造出的恍惚状态对规范化现代性的逃脱,使“恍惚”具有了本体论的意义。蓝江表示,声音和视觉都可以带来恍惚的体验。在视觉方面,图像通过特定的画面或构图让人产生视觉恍惚;声音艺术家则会利用人类感知声音频谱之外的声音,如噪音等,创造出神秘与不可知的氛围。类似声音的运用提供了感知世界的另外一种可能性,蓝江建议提出“恍惚”的本体论,以表达在确定知识的本体论之外,存在一种“出离”的本体论。陈晓强结合文字学的背景,以跨学科视野分别对蓝江与王婧的演讲作出回应,评价蓝江的演讲体现出数字时代有机与无机生命之间的复杂生成模式。就当代生命境况而言,我们正在尝试赋予无机物以生命力,但这引发了诸多思考:电子生命属性的理解,人为因素与无机生命间的相互关系等,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将构成未来学术的生长点。陈晓强结合古代文学范畴,认为王婧对“恍惚”的理解体现了“仿佛之美”,这不仅使古典美学范畴在当代艺术实践中获得新的生命力,同时也为中国美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实践方案。
  第三场的演讲题目是王莹的《论数字图像中的时空经验再生产》,其将“数字图像”概念的源头追溯至弗鲁塞尔的“技术图像”,探讨数字图像生产模式的三种类型:人工智能绘图应用、生成式视频工具和“空间智能”模型。通过莱辛与贡布里希对图像的时间与空间特性的分析,重审数字图像中经验的再生产。王莹表示,数字图像中的时间不再是康德的先天直观形式,而是“生产即直观,流动即静止,瞬间即事件”;空间呈现为虚拟与现实的相互交织,图像的生成过程构成不可触及的黑箱,屏幕则成为虚设的投影。新的时空经验拥有迈向全新自然的可能性,重新拟定了一个与人无关的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
主讲人:王莹副教授
  在评议环节,蓝江肯定了技术图像的问题在当下的重要性,在康德式的时空观与数字技术的时空观上,与王莹展开深入讨论。蓝江表示,二者分别依托于不同的科学观念与观看技术,前者与牛顿力学相对应,是基于肉眼感知构建的,后者则以黎曼几何学为支撑,建立在技术感知与数字感知之上。同时,蓝江结合卢卡奇的自然概念补充了关于自然的理解,认为数码几何经由函数变换生成了一种人类难以理解的第三自然,它不同于未经人类改造的第一自然和商业生产形构的第二自然,是无法与现实彼此映射的纯粹技术的产物。袁祺结合对传记研究的相关思考进行评议,现代技术的持续演进革新了生命的存在方式,围绕数字图像问题的思考也为数字时代的传记书写与研究带来启发。通过回溯从传统传记书写到二十世纪以来的“生命写作”的变迁,袁祺认为,传记写作形式也需要不断拓展与更新,以重新思考和回应数字时代中流动的生命存在方式。
  沙龙最后一场由漆飞汇报,题目为《云上音乐会与数字时代的审美共同体》,主要经由云上音乐会探讨数字时代的审美共同体问题。漆飞表示,云上音乐会在存在形态、呈现方式、观看机制与主体参与方式上均发生变化,同时调动了参与者的多重感官,推动了固态的、稳定的、有边界的传统共同体转向容纳差异、去边界的、流动的感觉共同体。基于共同体的形态转变,漆飞分析了审美共同体中的多元主体,其平等地享有感觉共同体内部多元差异的感性分配,以感觉的平等指向审美的平等。通过云上音乐会这一切口,漆飞洞察到艺术及其介入性中蕴含着重建当代社会情感纽带的潜能,它将加速社会中孤立的、原子化的主体联结起来,通过情感认同重建共识。
主讲人:漆飞老师
  魏宏远在评议中认可了漆飞发言选题的前沿性和深刻内涵,同时就审美共同体内部个体感觉的差异性问题进行思考,从参与者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若干可以深入探究的问题,包括云上音乐会制造的身临其境感的可实现性、现场与线上音乐在情感表达方面的差异、听众在资源获取渠道、艺术体验与表达能力方面的不平等、以及如何打破这种不平等从而通向共感。王莹在讨论中对审美共同体中的复数意义上的平等主体问题予以补充阐释,进而建议在技术如何重构和组织共同体的意义上继续深入论题。主持人陈声柏作总结,认为评议人对漆飞的提问与补充清晰且极具力度,推进了共同体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同时,这种跨学科的交流与碰撞激发出新的问题、方法与思想。魏梓秋结合自身学术背景分享了关于传记写作与生命哲学等学术问题的思考,认为本次沙龙贡献了新的研究成果与深刻见解,为思考诸多人文学科前沿问题带来启发。
主持人:王大桥教授、陈声柏教授
评议人:魏宏远教授、陈晓强教授、袁祺副教授、魏梓秋副教授
  现场同学就语言如何表征难以被表征的声音、古典美学范畴与当代艺术实践的关系等问题向各位与会专家进行提问,相关问题的讨论引发在场师生的强烈反响。王大桥对此次学术沙龙进行了总结,认为本次活动立足数字化现实语境,探讨了技术时代的感知及其美学问题,涉及到电子生命的共生机体学、中国声音艺术的数字化实践、数字图像与时空经验的关系以及技术时代的审美共同体建构等问题。沙龙议题的多元与跨学科的交流为进入数字时代的美学问题提供了关键的视角,同时推动了当代美学前沿问题的研究与理论话语的更新。
与会学者合影
  文字:陈晓彤、贺措吉、冯乐群
  图片:石浏、韩京晏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