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9月7日—8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第三届工作坊在东南大学举行。与会学者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理论”“口头文学、手工技艺、习俗与节庆、民间表演艺术的美学内涵”等议题展开美学探讨。
深入阐释非遗美学基础理论
非遗美学作为一种小传统美学,既需要突破传统美学理论予以阐释,也需要构建自身理论拓展美学研究边界。在主旨发言环节,汕头大学文学院、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教育部重大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研究首席专家高小康基于历史观的演变阐释了从记忆到“遗产”的过程,认为无形遗产要注重意义的接受与传承、心灵性的发生与被感知,通过记忆活化进入生活体验,要认识到活化即热化,以记忆的“热化”使得遗产获得现实生活的“体温”。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向云驹认为,美是非遗保护的第一原则,非遗的文明自信需要美学理论的深度阐释,要系统性、整体性重构中国非遗的美学观。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廷信认为,中国传统艺术因其传统文化的滋养,具有可延续、可反思,可在新的观念下再创造的特征,需要“疏通”传统文化“流入”现代的通道,让传统艺术借助传统文化的“流入”而融入现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丁永祥以中原古镇北舞渡的发展变迁为例,基于文化生态学视域探讨了非遗的当代美学发展与重构。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季中扬认为,民间艺术常被置于美的艺术的对立面,多受外界视角的审视与评判,而人类学家、民俗学家揭示了其与美的艺术本质一致,非遗美学论证了民间艺术非超越性、民族共享性及融入性等审美价值。
多元挖掘非遗美学价值和意义
会议设置了三个分论坛,学者们就非遗美学的研究价值、美学阐释、学科整合、审美经济等多个方面展开讨论。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彭修银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及其活态保护策略,认为要利用多元美学构建共享性。云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向丽从审美资本角度阐释了非遗的资源化以及非遗活态再生与美学经济共荣。汕头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周洁从乡愁美学角度阐发非遗的美学意义及其趋势。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李红阐释了非遗美学与体验经济耦合的新思路和新路径。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李灵灵基于数字时代背景,阐发了非遗的现代审美实践及其激活转化机制。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张娜从灵韵、在场与生产等方面阐释了非遗的气氛美学及气氛对于非遗活化的生产性意义。
探索美学视域下非遗活态传承
通过理论与案例的结合,从美学的视角多维度、深层次地剖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多元化路径。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卢文超探讨了传统水墨艺术如何在当代社会广泛应用于设计、动画等多领域,以激活新生命力。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教授蒲娇以杨柳青年画为例,展开了非遗美学与地域集体文化的互文性研究。广东工业大学现代服装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孙恩乐教授展示了广东汕头、潮州、揭阳抽纱手工艺的现代创新表达。
广东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袁瑾以广府非遗通草水彩画绘制技艺为例,剖析了全人教育理念的美育活化传承模式。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袁宙飞深入探究了月份牌年画中女性形象的审美转向。扬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邵晓舟在大、小传统视野下,对扬州玉雕活态传承进行美学阐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朱逸宁探究了中国节庆视觉符号的现代审美重构问题。南京审计大学文学院讲师刘依从非遗美学角度探索传统戏剧寻求生存与发展的现代路径。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助理研究员蔡达丽分析了粤剧电影《谯国夫人》的跨媒介叙事及其当代传承意义。
在各论坛评议环节,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杰在评议中结合自身在美学领域的研究经历,深入阐述了非遗美学的多重意义,特别提出了非遗与先锋派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展望了非遗塑造人类生活方式中的重要作用。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副所长、《艺术学研究》主编孙晓霞回顾了非遗美学的发展,认为在反秩序、反中心的多元视角下,非遗作为文化自我开放与流通的桥梁,立足于国家意识与社会立场,深刻契合了时代的需求。《南京社会科学》期刊副主编虞淑娟强调了理论工具与实践探索紧密融合的必要性,激励年轻学者勇于聚焦非遗的独特魅力,力求在概念构建上既保有效力又兼具可扩展性,为非遗美学研究开辟新的思考维度。卢文超进一步提出,多元理论体系的灵活运用与深入交流,如同催化剂一般,能够极大地拓宽非遗美学研究的边界,深化其内涵,使这一领域的研究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焕发出现代学术的勃勃生机。
(汤健敏、金帅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