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23日,由深圳大学主办,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深圳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联合承办的“AI时代的新/后文学理论”专题研讨会在深圳举行。本次学术研讨会共设六场主旨发言,二十余位专家学者聚焦新/后人文、新/后人类理论,探析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理论发展前景与研究路径。
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战迪教授、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谢晓霞教授、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江玉琴教授等出席会议开幕式并发表致辞。
大会第一场主旨发言由上海师范大学纪建勋教授主持,深圳大学王晓华教授评议。北京科技大学梁晓晖教授通过分析当代科幻文学所描绘的人机互动场景,从哲学的基础问题对“后人类资本主义”下,人类在劳动形式、劳动意义、劳动价值上的特征进行探讨,指出人类社会当下危机的本质是数字化生存中劳动异化加剧。深圳大学江玉琴教授指出,赛博格作为人机融合的身体形态与文化建构,反映了人类主体性的进化与发展,赛博格主体特性一方面是对人类主体性的新发展,另一方面彰显为具身化融合的新特性,以一种居间界面性呈现身体感官认知及其世界观念。评议人王晓华认为两位教授的发言形成呼应,都重视对后人类状况的分析与探讨。其中,梁晓晖活用马克思主义批判传统,分析后人类的生存困境。江玉琴则从肯定性的角度谈论后人类状况,对赛博格主体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
第二场主旨发言的发言人分别是中国矿业大学苏丹博士和成都大学李斌副教授。苏丹认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传统人文主义地基的动摇,使人类不得不面向更具有多元性与偶然性的后人类时代。他认为后人类从生命开放性、物质参与意义世界和数码物活动逻辑的独立性,三个方面展现出新的伦理视域。这挑战了人类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促使人类重新向存在敞开自身。李斌在发言中提到,数字技术对社会各领域和全过程全面融入,引发了文学领域的“变革”。而数字文学作为文学与技术的融合,既保留了传统的文学属性,又展现了数字技术的创新性,未来的数字文学将不断完善批评策略,将各类数字要素纳入文学批评范畴,为文学批评创造新机遇,真正展现文学的“新质生产力”。
评议人香港都会大学郁旭映副教授认为,苏丹讨论中包含了后现代主义理论与女性主义两条线索,李斌的发言则包含了数字人文的两个方面,即数字时代的文学创作和数字时代的文学研究或者文学批评,这从不同角度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学习后人类理论的发展过程。
在第三场主旨发言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泉教授谈到“多元宇宙”和“原宇宙”两个概念中的“数字哲学”内涵。在此基础上,王泉提出数字主体是数字时代的产物,不论是现实层面的人机融合,还是“数字哲学”层面的计算拟态。
王泉论述了人类与机器的可能关系,一方面,现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镜像反映了人类和机器二者模糊的界限,说明人类具有机器属性。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不断发展,学习能力日趋完善,生动形象地创造了虚拟世界,影响并重新创造现实世界的人。王泉阐述了“数字主体”的深层含义,即人是宇宙计算机运算程序的拟态结果。因为在量子波段坍塌之前,宇宙计算机同时运行亿万次程序,这时观测就把量子叠加的无限可能性优化为一种方案,创造了人类连贯身份的幻觉。
中国石油大学彭超博士介绍了对象文本《造神年代》内容并追溯题目中“技术奇点”的学术发展脉络。由此,引出“奇点”之后人工智能将以何种形态存在的问题。她认为,《造神年代》的独特之处在于描述了“奇点”到来的时刻,同时讨论了人工智能生存演化的可能路径。《造神年代》以逻辑严密、细节扎实的技术构想,给出人工智能觉醒的技术演化路线,提醒人类积极面对人工智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多重伦理挑战。
淮阴师范学院陶永生教授提出,西方“后人类”思想家的设想将使“人本的乌托邦”转换为“物本的异托邦”。而这一转换意味着后人类思想把“后”生活世界当作隐喻着“哲学寓言”的宏观文本,它具有解构、修正与重构经典人文主义及历史学传统学科认知边界的潜力。在此基础上,后人类语境的“‘后’文学文化学”新阐释学思潮及其思维范式将席卷西方学界,也会同步开启其中国“本土化”的理论旅程。
评议环节中,清华大学生安锋教授认为,以上三位老师的发言与“后”理论关系密切。
大会第四场主旨发言由青年学者接棒。暨南大学贾天翔通过追溯追求仿真影像的技术逻辑,认为电影业界对数字影像的去物性误读为抵抗误读,他认为要从疏导对于特定结构的过分聚焦出发,以非线性的视野复兴差异化和多样性的审美体验,进而释放数字影像的美学想象力。澳门科技大学胡晓霞从仙人的身体建构、仙境时空设定与仙人形象象征三方面论述仙人与后人类的相通之处,认为中国传统仙人形象不仅具有焕发出新活力的潜能,还能为后人类主义开启新视角和新认知提供有益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陈加从语言的意义机制与人类的心理机制两方面入手分析ELIZA效应产生的根本缘由,认为人类对计算机行为的拟人化情结只增不减,呼吁为类人的计算机行为祛魅。武汉大学何霜紫回溯了后人类理论的发展背景,梳理了当代后人类理论三条建构思路与海尔斯的后人类理论学术地图。认为当下AIGC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使后人类主义文论研究实现了从初期赛博格到数智时代的重要跃迁。深圳大学周铭英助理教授作总结,认为专业领域不同的五位学者的发言为大家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认知,讨论内容与后人类理论关系密切,对人类的未来做出了展望。
第五场主旨发言人皆为比较文学的资深专家。上海交通大学王宁教授立足全球化背景,辩证地分析了人文主义精神之利弊,引出人工智能的发展是进入后人类时代契机这一观点。随后他从中国人文学者国际化意识的滞后切入,揭示中国人文学术成果传播长期依赖翻译的弊病。他认为机器翻译的诞生和人工智能翻译的应用,一方面缓解了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人类的文学创作和翻译,使人文学者与著作译者不断边缘化。随后他梳理了后人类发展的三个阶段,认为在人机共存的阶段,人类虽然在智能水平与著作权伦理两方面受到人工智能的冲击,但为实现与人工智能的协同,这也是一种必要的丧失。
华东师范大学王峰教授提出,传统文学的重要性在人工智能时代正下降。由此,他进入重审人文精神定义的论述,认为技术在人工智能时代不再是人文精神对立面,而是人文精神必不可少的内涵。王峰呼吁以智能协同的眼光来看待文学,因为“文学”实质上首先是一个历史概念,人工智能这一时代状况使新的文学范式逐渐形成;文学也是一个系统概念,人工智能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文学创作不再局限于精英阶层,新的文学范式能够深刻地纠缠着现实生活,保持其与社会生活相关、与精神世界相连的核心价值,并在实践中形成对抗外部干扰的适度张力。王峰认为,21世纪的文学不再以传统所认可的面貌呈现,而是以未被传统文学打上重要性价值印迹的方式出现。
上海师范大学纪建勋教授认为,中国比较文学长期地与国际比较文学呈现异面直线的关系,无法深入参与其中,面临着变为国际比较文学注脚的危机。他认为,要实现中国比较文学的健康发展,也为帮助国际学界了解中国比较文学,在国际比较文学发展到第三阶段,应立足中国学派的跨文化研究方法。这一范式转换,需要推动国际比较文学研究基底从同源性到共情性的转换。向外输出层面可以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双刊为平台,内部的比较文学教学建设,应把比较文学研究“无方向的流”编成有的放矢的序列,最终达到解决比较文学本体矛盾的目的。
评议人梁晓晖提出,本次研讨会的目标之一正是重新思考人的定位。三位学者的理论,构成了从共振到共存再到共情的具体线索。
第六场主旨发言中,西北大学陈海副教授梳理了现今对AI写作研究的几种方向,提出了AI写作带来的双重危机,即作者含义发生异变,作者主体性遭遇人文危机。他认为双重危机的出现意味着人类作者遭受了AI技术的冲击。提出问题的同时,陈海也尝试性地提出可能的答案:在作者的再次死亡之后,新作者将会诞生,这要求人们坚守原创性,走向人机协同时代。
评议人王宁认为,陈海关注到的作者议题指向了一直以来人文批评面临的危机,作者的主体性将被重新认识。吕广钊所采用的“人类世”概念重塑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消解了人类的中心,也消解了文学写作本身的内容。
闭幕式上,王晓华提出,本次会议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展示了中国科幻文学研究的强大实力。由王宁,王峰等名家领衔,陶永生,王泉等中年实力派的加盟,还有众多青年学者的参与,展示了三代学者组成的研究梯队,预演了中国科幻文学研究的美好前景。
第二,奏响了建构赛博格诗学的序曲。本次会议揭示了正在形成的后人类状况,提出了建构赛博格诗学的基本主张。人类与AI的互动连接,改变了主体性的结构,写作的主体不再是孤独的人类,而是赛博格,赛博格诗学很有可能成为当代文学理论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演绎了赛博格诗学的基本理论。揭示了后人类主体性的基本结构,这既证明了建构赛博格诗学的合法性,又体现了赛博格诗学的包容品格,这引导我们走向人人协同,人机协同,积极协同的文学实践。学者们都不约而同地指出一个基本事实:人类主体性从来都存在于跨越物种边界的主体间性中,文学创作从来不是封闭性的话语实践,后人类的出现既是断裂又是回归,既是尾声,又是序曲。通过建构赛博格诗学,文学研究者将重新找到安身立命的场所。
在王晓华看来,本次会议敞开了建构赛博格诗学的前景,随着赛博格诗学的崛起,世界文学版图将被改写,超越后殖民语境的条件已经成熟,作为中国最具有科技先锋性的城市,深圳很有可能成为建构赛博格诗学的理论重镇。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李慧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