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5月11日,“数字人文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青年论坛在张家界永定区举行。此次青年论坛由张家界学院和湖南省文学评论学会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扬子江文学评论》、《思南文学选刊》、《新文学史料》等机构与高校的学者们出席会议,就数字环境下的文学批评生态、数字人文的概念内涵及其边界、数字人文学研究的新问题和新范式等议题做了深入讨论。论坛由张家界学院院长简德彬致辞,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卓今主持,副所长王瑞瑞总结。
会议现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大先讨论了数字人文时代对当代文学批评的影响。当代文学已经不是一种书写印刷文明的形态,影音图文在人们的文学生活中愈加重要,文学开始向泛文学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对文学批评的影响至少有三个向度,其一是以数字为工具,对当代文学开展数据化研究;其二是以数字为语境,描述和阐释数字化时代的新变;其三是“数字”实践内在化后造就的“新人”,由此形成数字化的哲学和美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刚认为数字化是当代文学研究和批评的双刃剑。一方面,数码人工环境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文学领域的研究范式,数据库建设、可视化分析等研究模式一度趋热,也为学者们获取广泛材料提供了极大便利;另一方面,海量而便捷获取的研究成果,也可能让青年研究者在入行时,造成随意敷衍、抄袭通用模式的弊病。
《扬子江文学评论》主编何同彬讨论了数字时代传统文学的创作、批评和研究的处境问题。总体上来看,旧有学院体制下产生的文学观念和研究模式,已有的学术和文学的评价与奖励机制,与当下日新月异的数字人文式的创作和传播现实之间有着系统性的差异,很难融合,如何让旧系统跟上新现实,把新的文学现实落实在一种可持续的研究和介入方式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民文学出版社《新文学史料》主编郭娟从自己的工作实践出发,探讨了数字时代为文学出版和文学材料研究带来的新变。数据开放让学者们获取材料更加便捷,编辑作家的全集更加可信,对于文学材料研究期刊来说,也让对海量材料研究的价值作判断变得容易。不过,面对新的检索系统和数据库,如何有效使用,是需要认真摸索的议题。
杭州师范大学王晴飞副教授分析了人文研究领域应对数字时代的方式。近年来,人文学科主动拥抱数据时代,形成了一些数字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一方面,要意识到数据分析式的文学研究有其适用边界,网络文学、通俗文学和跨学科研究更适用数字化的研究模式;另一方面,人文学科注重个体差异性的本质特征不可被研究者们丢弃。
《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方岩强调在数字时代批评从业者们需要跳出过去的职业惯性。文学批评从业者需要跳出旧有的职业思维,认识到文学批评本身是大众文化的一个部分,一直在随着时代的变动处于更变之中。人们需要学习的是如何与各种智能系统、工具交流,在交互之中抵达和谐地共存。
山东大学副教授赵坤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数字人文研究。研究界需要对有关数字人文议题的概念、范围等进行梳理,清理其手段、语境、观念、范式,同时去思考,数字人文的引入是让文学的力量发展壮大,还是造成了文学性的萎缩。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刘江凯讨论了如何以人文学对数字技术进行反思与应用。以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为例,数字网络、语言处理软件和各种期刊数据库,为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作家作品的系统整理、分类提供了机会,由此也在学科交叉带提供了研究拓展的可能。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邓谦林提出需要警惕数字人文时代的文化陷阱。数字技术的核心逻辑是计算,将计算逻辑引入文学批评和研究领域后,可以更迅速找到文艺市场在题材、风格等方面的偏好,也可以便捷地统计出主流意识形态的喜好与禁忌。但统计、计算出来的文学作品、题材、风格只能代表平均水平,这样的研究导向有可能造成文化的平庸化和同质化。
在总结环节中,王瑞瑞提出本次研讨会的议题主要集中在时代的数字环境变化、人文批评者的态度和立场、如何捍卫文学性等外围观视视角,技术时代的到来为重新审视文学批评提供了机会,但需要从业者们自觉进行思维转换,才能开拓出新的文学批评空间。
(刘启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