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资讯

“文本分析理论与方法” 研讨会在南开大学召开

2024-04-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4月12—14日,“文本分析理论与方法” 研讨会在南开大学召开。本届大会由南开大学文学院主办,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课题组承办。此次会议聚焦文学文本分析理论与方法,总结和反思既往的理论与实践,精思深议,以期推进中国文艺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温州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黑龙江大学等三十余所高等院校、科研和出版机构的专家学者受邀参会。

  研讨会在南开大学范孙楼章阁厅开幕。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李锡龙教授、副院长吴娟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南开大学教授张毅主持。开幕式上,李锡龙教授首先致辞,他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参会的各位学者表示诚挚欢迎。会议召集人、南开大学教授刘俐俐介绍了大会主旨和与会专家。经济科学出版社编辑戴婷婷,介绍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结项著作《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23年)。
  在大会发言与讨论环节,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做了精彩发言和热烈讨论。发言与讨论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对于文本分析的理论反思与探索。刘俐俐教授回顾反思20余年经典小说文本分析实践及其理论问题,以陈彦的长篇小说《装台》为个案,精细辨析评论家、高校教师和一般读者对于该文本的评论,探讨文学文本分析的理论性质和地位。湖南师范大学教授赵炎秋比较“文本分析”与“文本批评”的联系与区别,认为二者虽然都要求以文本为基础,在批评的过程中都运用细读的方法,但它们不是同一种批评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杨子彦提出,中国古代文论范畴不仅可以解释当代和西方作品,也可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与西方范畴相互借鉴和阐发,她以“奇怪”和“荒诞”两个范畴为例展开的分析,显示出对于文本分析新理路和新逻辑的探索。江西师范大学教授陈志华探讨文本分析的理论机制和策略选择,提出认识文本分析的理论机制、探究文本分析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及其实施效果,是深化文本分析理论研究,乃至尝试构建文本分析学应着力探讨的问题。三峡大学教授田淑晶探讨“文本分析”的名称与实质。她在概念史梳理的基础上,追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文本分析概念、实践与理论的发端,钩沉其变化史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文本分析固然容易有学院派习气,然而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价值。
  其二,基于文本特性的文本阐释、文学批评和文本意义生产研讨。山东大学教授谭浩哲认为,文学意义的阐释总是与一定文本的分析相关联,但文学意义不能单纯从文本的抽象分析中获得。语境是文学文本存在的基础,是意义赋予的客观依据,因而也是文学意义阐释必得行走的路径。他细致区分了文学文本存在的三重语境,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文学意义阐释的方法。三峡大学教授章辉对于文学解释活动进行理论拷问,提出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文本与读者在解释活动中的地位、解释的边界、解释中的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的矛盾如何解决等等。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和磊提出,语境问题与文本的意义生产密切相关,不同的语境建构理论体现不同的理解文本的方式和路径。他强调,理解文本永远不可能有一个最终的语境或语境理论,也不会有一个最终的语境建构的实施方案,我们只能在避免诸多关于语境的错误认识中,结合文本意义的生产特点,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建构不同的语境。
  其三,针对既有的文本分析实践、新科技和新文本的文本分析方法反思和探索。温州大学教授马大康提出,文本分析是文学研究及批评的根基。任何离开文本分析的研究及批评都只能是空中楼阁,是自言自语的梦呓。从总体来看,现有的文本分析对话语指涉问题的重要性尚缺乏应有的认识,鉴于此,他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讨论。黑龙江大学教授韩伟提出,文本分析是文学研究的基石,也是摆脱“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及文学批评”的重要突破口。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方面要摆脱传统庸俗社会学研究模式,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极端“细读”的内部研究方法。合理的文本分析应追求社会意识与语感想象的双向互动。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邓心强,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文本细读的挑战与策略,提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文本分析产生的最直接影响体现在“读者”的接受环节,他细致分析了其能否以轻易、便捷的文本获得代替以往通过庞大的文本细读量才能满足期待视域的问题。苏州大学副教授张学谦探讨数字游戏文本精读的路径与方法。
  其四,对于文本构成、特性及其分析方法和文本观念的探讨。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蒋济永提出,传统文本分析理论中只关注文本中的“留白”现象及其阐释,忽视了文本中存在的“留黑”现象。他对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留黑”现象进行总结和分类,界定了“留黑”的基本含义,提出其阐释方法与策略。西北大学教授谷鹏飞探讨新文本主义文学观念及其方法意义,提出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西方新文本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不单是学术界对经典文本主义、结构主义等文学理论作根本反思的产物,它更有其深广的新文献学方法论与文学自律性观念基础。兰州大学副教授傅钱余探讨中国民族文学文本的“间性”特质及其批评思路,提出中国民族文学文本是一种间性形态,存在于各个层面复杂的相互关系之中,故此,中国民族文学需要“体系批评”。
  其五,关于文本分析之理论资源与早期实践的探讨。扬州大学教授姚文放历数“互文性”理论的发展历程,认为这种理论从马克思“生产模式”的历史观中找到了生产性文学批评的支点。南方医科大学教授邓文华对于门罗•比厄斯利的文学批评理论进行了详探。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李圣传细致分析了保罗•德曼对黑格尔《美学》的修辞性阅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汤拥华尝试从风景批评的视角重读郁达夫的短篇小说《沉沦》。南开大学教授李勇提出,题材通常被视为文学/艺术文本的内容性要素,但题材也可以从形式层面、作为媒介性要素来理解,他结合贾樟柯的“江湖”类电影文本对此展开阐释。南开大学副教授黄一考溯具有现代精神的文本批评方法之确立。她提出20世纪20年代以俞平伯、浦江清、金克木、马茂元等为代表的文学批评者,综合了20世纪初陈寅恪介绍的欧洲“语文学”、瑞恰慈的语义学分析法和传统的考据学方法,分析、阐释中国古典诗歌的词语、句法和整体意义,共同推动了具有现代精神的文本批评方法之确立。
  另外,一些专家学者对于一些文学文本做了出色分析,如来自南开大学的王子健博士;一些专家学者探讨文本分析对美育、大学课堂教学的意义,如来自昆明理工大学的李鹏博士、浙江农林大学的蒋雯博士。
  研讨会闭幕式上,山东大学教授谭好哲、南开大学教授刘俐俐引纲摄目,对整场大会做了总结,并鉴于文本分析在文学研究和文学教育中的地位,呼吁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文本分析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当中来。
  (南开大学文学院/供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