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资讯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代外国生态文学前沿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

2024-01-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吴楠)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持续拓展和深化我国当代外国生态文学研究,1月5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代外国生态文学前沿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南京林业大学第八届外国生态文学前沿研究高层论坛在南京举行。会议由《当代外国文学》杂志和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南京林业大学智库生态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和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共同承办。

  与会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当代外国生态文学研究、当代外国生态文学研究与中国生态文明国际传播、当代外国文学中的“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书写、文明互鉴视域下的中外生态文学比较研究等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与会学者表示,21 世纪以来,地球家园和人类生存发展遭遇困境,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中国方案和时代之需。我们研究生态文学,应积极回应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适时捕捉环境危机所生发、塑造的新思想、新选题,不断开拓研究新领域。
  深化中外生态文学创作和研究的汇通和互释
  “中外生态文学都起源于对生态问题的关切。”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晓琴在致辞中表示,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代外国生态文学前沿研究”为核心议题再次相聚,既是学术思想的深度碰撞,也是时代责任的坚定传承。生态文学以自觉的责任意识引领人们反思当下问题,思索人类未来的命运,其意义已超越文学本身,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力量。
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晓琴致辞 本网记者吴楠/摄
  《当代外国文学》主编杨金才在致辞中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也是全人类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生态文学创作和研究,既是人类对伤痕累累的大自然的回应和眷顾,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和活力之源。他强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有中国的特殊性,又有世界的普遍性,具有丰富的世界意蕴。作为研究外国生态文学的中国学者,我们应积极发挥外语学人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跨文化内涵,着力推进生态文学国际化和区域化研究,主动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形塑“熔铸古今,汇通中西、具有中国气派”的生态文学研究品格。一方面将自身的语言优势转化为生态文明国际传播的叙事优势;另一方面,要立足比较视野和文明互鉴的视角,深化中西生态文学创作和研究的汇通和互释,为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比较提供更丰富的话语资源。
《当代外国文学》主编杨金才致辞 本网记者吴楠/摄
  聚焦外国文学中的“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书写
  森林是不少诗人关注的对象和理想的诗意栖息之地。浙江大学教授吴笛深入剖析了“欧美当代诗歌中的森林意象及其生态意蕴”,指出森林意象是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隐喻。欧美诗歌中的森林意象有着深邃的生态意识和生态伦理思想。诗人抒写森林,不是仅为了抒情性的点缀,其根本目的在于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道德的警示或伦理的启迪。
  徐则臣的《北上》与马克·吐温的《密西西比河上》是中美河流文学书写中“全球本土化”的代表作品。河海大学教授张海榕从中外比较的视野提出,两部作品都聚焦于河上职业群体,借助具有差异性的叙事视角,完成本土身份的空间构建。两部作品中方向相逆的河流航行表明,中美河流书写都审视了河流历史、河流现状以及河流未来三重关系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念,唤醒了全球在地化意识,重构了本土元素和世界文化的微妙关系,折射出中美河流文学作品间的互鉴价值。
  提升外国生态文学国际传播效能
  “生态文学”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学。外国生态文学研究者如何更好地服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将外国生态文学研究转换成生态文明国际传播力量,成为与会学者关注的焦点。正如杨金才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就需要学者们在生态文学研究中引入“共生”思维,对“天人合一”等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进行时代的解读,审慎地反思文艺作品中的人类中心主义、西方中心论,深刻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共生机制,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更充分的学理阐释。
  “天人合一”是指人与万物和谐共存,人类顺应万物之道。通常我们认为这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但是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唐伟胜通过梳理西方叙事发现,“人-物合体”也以不同形式出现在西方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他说,“人-物合体”叙事在西方经历了从“万灵论”到“自然论”的变化。这种变化反应了在不同历史阶段,西方对人与物之间关系的思考。
  生态文学是比较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现代化的切入口。阿尔玛的长篇小说《决译者》通过一群非洲译者的所见所闻所思,展现新殖民主义如何掠夺非洲自然资源、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邹涛提出,这些新殖民主义行径反映西方现代化依然走在强权掠夺的道路上,与中国式现代化大相径庭。面对困境,有的人通过攀附西方谋取私利,有的人陷入麻木得过且过,有的人则通过建构非洲共同体推进现代化进程。其中的非洲共同体理念与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共同富裕、和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理念不谋而合。
  新世纪以来,种族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复杂且紧迫的议题。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曾艳钰表示,自21世纪初以来,非裔美国作家通过奇幻小说书写了种族、身份、历史和文化的主题。这些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社会问题和文化冲突,呼吁读者洞察环境危机与社会结构的深层联系,推动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反思。
  21 世纪以来,各种危机现实促使人文社科领域重新思考物的本质,重新定义人与周围物质环境的关系,推动了新物质主义思潮的快速发展。南京林业大学教授韩启群谈到新物质主义的核心思维、生态价值与中国视角。她表示,新物质主义不但构建了一种类似“万物并行而不相悖”的新型平等观、民主观和生态观,也为铺设 21世纪人类与非人类之间平等、互动、共生的良性生态网提供了理论支撑。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代外国生态文学前沿研究”学术研讨会合影 南京林业大学/供图
  赋予生态文学批评新的生命力
  生态文学批评自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以来,距今已经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田俊武提出,未来要回归生态批评的本体,建构具有独立质性特征的生态文学批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坚持跨学科发展,将生态文学批评与“后人类主义”“物转向”“人类世”等理论以及研究文学创作的叙事学理论结合起来,赋予生态文学批评新的生命力。
  生态批评诞生之初就将目光投向莎士比亚,启动了迄今已持续60多年的莎学生态研究。西南交通大学教授胡志红表示,无论是我们还原莎士比亚经典创作时的历史文化语境,以发掘经典中被遮蔽的生态智慧和生态范式,还是我们以生态理论、生态理念阐发莎士比亚经典,莎学研究都需要从当下审视历史,让历史关照当下,使其成为唤醒人类之生态良知、推动社会生态变革、引领绿色生活风尚的重要文化力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邱小轻以“自然万物的叙事力—论瑞克·巴斯的复魅叙事”为题发言。她提出,瑞克·巴斯频繁讲述人在荒野体验到的神奇。这些复魅叙事凸显人对物之生命力的重新感知和物质与话语的密不可分,表明叙事是人与物共同创建,呼应了物质生态批评赋予叙事的本体论意义,激发我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伦理反思。
  南京工业大学教授陈世华全面梳理了日本“生态文学”书写谱系,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日本“生态文学”的书写范式。他提出,日本当代“生态文学”研究的视点包括:“人类世”背景下的“生态文学”研究;生态批评视域中的病疫书写研究;关于生态伦理问题的思考;不同文学题材对生态文学的书写。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