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发展路径探析

2022-10-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在人类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伴随着各民族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出现了不少经典作品,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也迅速发展壮大,其理论研究范式不断更新。近年来,该学科在中国史诗学、西方史诗理论、中国民俗学、口头传统与田野研究方法论、口头诗学与民间文学研究的理论范式转型、作家文学与当代批评、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口头传统数字化建档,以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诸多领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出现了一批重量级学术成果,如“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书系”、少数民族“三大史诗”系列论著等。在研究方法层面,该学科强调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互为阐释,田野调查和理论研究并举,在研究思维拓展、基础材料运用和理论话语建构等方面均有新的突破。

  但也应认识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例如,现有成果对学术史的梳理相对滞后;同质性、地域性研究较多,对少数民族文学全局的观照不够;对当下社会热点问题的回应比较薄弱;对少数民族文学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传播、接受方面的变化,缺乏及时和持续性追踪,对网络文学、文学数字化等的关注度不够;掌握多民族语言的研究人员欠缺;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学科建设中加以调整和解决。

  加强学术史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研究有比较扎实的基础,以1960年前后出现的《苗族文学史(初稿)》《白族文学史(初稿)》《纳西族文学史(初稿)》和《藏族文学史简编(初稿)》为起点,至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在此期间,我国学术界先后出版了多种少数民族文学史类著作,包括个别民族的文学通史和断代史等成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少数民族文学史和文学概况丛书编纂工作得到长足发展。1997年华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文学通史》“首次将少数民族文学纳入整个中国文学史的总体格局之中”(朝戈金《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概念、对象和范围》)。各民族的族别文学构成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总体面貌,相关的文学史研究持续推进,但在对这些研究进行学术史梳理、勾勒学科发展线索和脉络方面,尚存在很大空间。

  学术史梳理对于学科持续长久发展至关重要,它有助于引发新的学术思考,归纳总结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中的规律性问题,明确学科定位与方向,发掘学科优势与可提升空间,反思学科的发展基础和理论研究范式。相对而言,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学科意识出现较晚,且受民族众多、各民族地理位置分散、文化多样、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较少等因素制约,该学科对自身学术史的梳理与研究相对滞后。李晓峰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术史》(13卷,2020年出版)在这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努力,是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史的重要参考书。

  今后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学术史研究也可考虑通过重点工程或重大项目的方式来组织、规划,资料搜集史、文学史书写的发展历程、理论发展演变史、学科编年史、学术观念史、文类研究史、学位教育发展史等诸多方面的学术史研究均有待展开。通过学术史研究,总结概括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特征,借助多角度的综合考察,梳理其发展轨迹,探寻其研究范式和核心概念的发展演变过程,从而形成充分的学科问题导向,保持代际对话,延续学科优良传统,强化学科特色,为更好地开展跨学科对话与综合性研究铺平道路。

  促进跨学科研究

  长期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主要是以传统文学理论为基础,以对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性质与存在方式、类型、文体,以及韵律、节奏、意象、修辞等形式因素的研究为主,突出文学作品之所以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的内部因素,以民族、文体等为标准划分学科结构。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在研究范式方面有新的突破,在巩固中国史诗学研究传统优势的同时,立足于口头传统研究的理论方法,通过多学科互涉融合使口头传统研究走向口头诗学研究,同时兼顾少数民族神话研究和语言文化研究,注重应对社会现实及学科前沿问题,在口头诗学研究和口头传统专业数据库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学科互涉融合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就已有的研究实践而言,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已经与若干其他学科产生了融合。它有时与区域文化研究、族别文化综合研究或某些专题研究相重合,例如国际学界将蒙古族文学研究视为蒙古学的一部分;在藏学和满学领域里,也可以见到藏族文学和满族文学的研究成果。此外,就学科研究对象自身的特征而言,由于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具有综合性特质,发挥着多重社会文化功能,因此,对它们的研究也就不能局限于文学范畴内,而是需要打通文学与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美学、语言学、考古学、心理学等的联系,促进多学科对话,开展跨学科研究,从多个角度解读作品,这样才能促进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创新发展。

  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应沿着学科互涉融合的研究方向,在原有比较成熟的文学“内部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强化文学的“外部研究”,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学外在环境和条件的研究。例如,与文学相关的文化制度、“口头诗学”演述情境、人类文化和文学的多样性、人类的信息传递——口传和书写关系等。促进跨学科研究,可以有效扩展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外延,完善学科的架构和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积极应对信息技术挑战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进步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将数字技术与具体学科相结合的数字人文研究形成了新的学术热点。这一研究趋势也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此前,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已经开始了对口头文学文本数字化的探究,建立和完善了由少数民族文学数据库支撑的数字化文本储备,为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根基。但从理论、实践、资金设备、技术等层面来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数字化工作还存在不足和短板。迄今为止,世界上不少著名大学都设置了与数字人文相关的研究中心、研究机构或研究团队。开展此项工作较早的学校,已经积累了相当可观的资料数据和学术成果,有些还配有专门的学术刊物,建成了大型数据库。近年来,中国的数字人文研究颇受重视,但从整体上看,只有少量大学与研究机构在开展这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招收这一研究方向学生的机构也不多。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领域,开展数字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和理论成果更是凤毛麟角,研究比较滞后,急需更多学者从事少数民族文学文本的数字化建档和研究工作。

  当然,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文学创作新现象不断涌现、数字人文研究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将关注点仅仅局限在文本数字化建档层面仍不足以跟上当代文学发展的节奏,也不能满足学术创新的要求。应当看到,文学创作生态与大数据和云存储等领域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工智能文学开展的具有试探性的实践活动,更是在文本创作和艺术价值评判等方面对作家文学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人工智能文学文本成为当下文学研究领域无法回避的现实,从按规则随机抓取字词进行“文本实验”得到文本,到类似于“小冰”“创作”出的人工智能文学作品的出现,均对文学研究带来不可小觑的冲击。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生态也受到影响,信息技术在研究中的作用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资料搜集与数字技术平台配合层面。文学数字文本不仅包括传统文学文本的数字化,也包括在信息技术创造的虚拟空间中生成的文学文本。这引发了对虚拟情境中文学生成、文学传播和文学价值判断新标准等问题的积极讨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也应当充分考虑到技术进步对文学生产、知识存储和传播、资料检索方法、学术研究方式等领域提出的全新要求。这是颇具挑战性的重要课题。

  中国少数民族在语言文字、生产生活形态、历史文化传统等诸多方面生动反映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现代性意蕴和地方性知识。在中国文学研究的整体格局中,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理论意义和宽广的学术前景,也具有丰富的学术生长点和独特的学科气质。目前少数民族文学学科正处在快速发展期,需要立足于自身的学术传统,呼应社会发展需求,迎接跨学科研究、数字人文研究等带来的挑战,开展多维度的学理探讨和研究实践,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努力成为跨学科综合研究的前沿阵地。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音影图文数据建设”(2021MZWXB0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张雨楠)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