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阐释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方面的创新,又有文化实践上的突破,贯穿“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实践逻辑,实现理论与实践、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辩证统一,是引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南。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要求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丰富理论。“体”就是正确的理论体系,“用”就是实践。“明体”就是甄别理论的正确方向,“达用”就是以正确的理论体系指导实践。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和意识是对立统一的,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产生于实践,又最终在实践中实现统一。“物质生产劳动”就是最基本的实践,这就决定理论思维不能超越生活实践,它既指导实践又与实践相依相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刻揭示了物质与意识、实践与理论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真理光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不仅改变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理论取向,促使中国的革命者们找到了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也推动了新中国建设的现代化进程。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重点在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根基和理论注脚。在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弘扬马克思主义,就要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个根本,明大体、识大局、拓新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建设实践,并用实际行动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注脚。具体到文化建设领域,就是要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文化建设实践,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在文化建设领域建功立业,实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宏伟蓝图。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要求既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体”就是根本,“用”就是目标。“明体”就是要抓住根本,“达用”就是要实现目标。抓住根本的核心就是要守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尤其文化建设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文明的关键一环,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文化建设的首要前提就是要举旗定向,中国共产党就是那个旗手。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前沿,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自觉担负起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领导人民在实践创造中推进文化守正创新,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就是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时,举旗帜更是为了聚民心、育新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全面提升人民的精神素养。同时,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依靠人民共同创造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要求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守正创新。“体”就是本源,“用”就是体现。“明体”就是清醒认识自身立足的本源,“达用”就是将其发扬光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言,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依托的本源,也是促进“第二个结合”充分实现的根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一直都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国内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围绕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什么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什么要加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怎样加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聚焦“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擘画了宏伟蓝图。习近平文化思想必将进一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文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我们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实践逻辑,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来源于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实践,从而更好地指引文化实践的价值导向。我们要明确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体”这个根本,在充分学习运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础上,全力投入社会主义文化实践,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作者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研究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
审核:李建军
网络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