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校不应缺席社科学术交流活动

2025-01-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新时代下,党校肩负着为党培养领导干部的神圣使命,地方党校在推动自身发展、引领教学创新与学术研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许多地方党校对学术交流活动重视程度不足,与高校、社科机构的学术交流活动不甚活跃,这导致地方党校在获取前沿思想、提升教学科研水平方面存在滞后性。 

  社科学术交流活动是专家学者智慧的汇聚之地。专家学者们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国家政策、社会发展等诸多热点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地方党校参与其中,能够直接汲取丰富的知识养分,迅速提升自身的学术素养,实现全方位的战略思维重塑。 

  从提升自身能力的角度看,地方党校通过深入学习和思考,能够从更高的学术层次审视自身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为其发展提供更具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指导,在教学内容、方法和研究方向上不断创新突破,培养出更符合时代需求的党的领导干部。社科学术研讨会上,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多元视角和观点碰撞。地方党校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能促进深入了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最新动态和深层次问题,这对提升地方党校的决策能力意义重大。 

  从合作交流的角度来看,社科学术交流活动为地方党校搭建了一个与高校、社科机构专家学者建立紧密联系的优质渠道。通过交流,地方党校可以与专家学者们开展专业研究、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促进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升,增强地方党校的整体实力。在合作中,地方党校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在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中的独特优势,与高校、社科机构形成优势互补,更好地理解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并将这些成果融入自身的教学和研究中,为党的事业培养出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扎实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干部,为党的长期执政和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新时代新征程,地方党校必须深刻认识到参加社科研讨活动的重要性,将其视为一项必修课,积极投身其中。需要强调的是,参与学术交流并非简单的出席与聆听。地方党校要秉持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带着开放包容的心态,不能固步自封,在思想的碰撞中勇于质疑传统、敢于创新突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学术交流中汲取有益的养分,为自身发展提供动力,推动党的干部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 

  (作者系吉林省通化市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二级巡视员、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苏威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