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域下的国家安全

2024-07-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深度伪造、社交媒体机器人、精准算法推荐等技术助推了认知域的复杂化与安全化,认知域正在成为继物理域、信息域后的下一个国家安全新战场。以干扰与控制认知为主要目标的认知战正在成为大国战略竞争时代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场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响和控制认知成为国家重要的权力资源。一些国家通过散播虚假信息、广播宣传等手段影响舆论导向、塑造特定认知,往往能以极小的代价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标。

  20世纪末,西方开始出现“认知战”的概念。2005年以后,相关探讨逐渐增多。目前,关于认知战的概念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一般而言,认知战可以理解为通过歪曲或掩盖事实,甚至故意制造不实信息等,影响和改变对方的认知过程或他人对对方的认知,在思想和心理上给对方造成影响和打击,以影响其决策和行动,进而掌控战争的主动权。

  认知战是一种典型的混合战争,涉及军事和非军事手段的综合运用,通过心理攻防、信息扰乱等手段,干扰和影响敌方的认知和判断力,进而削弱其抵抗意志,达成控制和摧毁的目的。在认知域作战中,控制对方的思想和认知是核心目标。这种干扰和控制不仅在战争时期存在,在和平时期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现代认知战还涉及技术手段的应用,从单纯的干扰和控制信息到以技术手段控制认知的发展,是现代认知战区别于传统认知战的重要体现。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自动化生成虚假信息、操纵社交媒体,达到干扰和控制认知的目的;利用神经技术等前沿成果可以直接控制和改变人类大脑的认知结构。这些新特点使得认知域的国家安全更加复杂且难以防范。

  认清西方认知战的惯用手段

  近年来,面对中国的快速崛起,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强国为维护霸权地位,基于“修昔底德陷阱”的逻辑对中国进行打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已有霸权,从认知域出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中国进行攻击。他们肆意编造并散布有关中国政府、中国社会以及中国人民的不实言论,借此打击中国人民的精神和自信心,影响和操纵世界人民对中国的认知,对我国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首先,在政治层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宣传战略、文化外交、教育交流、支持异见人士和非政府组织等方式,传播虚假信息、操纵话题,抹黑中国的同时积极推广西方价值观。近年来,西方国家刻意渲染中国的“安全威胁”,凭借他们在国际体系中的话语权对中国发起攻击,旨在重塑世界公众和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抹黑中国的国际形象。

  其次,在经济层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频繁抛出“中国崩溃论”和“债务陷阱论”,以此唱衰中国经济,消解中国对世界发展的贡献,打击国内和世界其他地区人民对中国发展的信心。近期,美国等西方国家又高调炒作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论”,将中国在新能源等领域的比较优势与部分国家国内的经济困境挂钩,以错误的因果链条影响世界对中国正确与客观的认知,在西方掀起了新一波的中国“经济威胁论”。

  最后,在文化层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高举所谓的“民主”和“人权”大旗,将美国塑造为“民主的灯塔”,炮制各种妖魔化中国的观点。某些国家以此类错误言论恶意攻击中国,本质是在制造虚假信息,刻意引导舆论的走向,意图塑造关于中国的错误认知,改变国际社会甚至国内民众对党和国家的正确认知,进而瓦解中国人的精神与信心。

  守护认知域的国家安全

  认知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美国已将中国界定为全方位战略竞争对手,全力遏制中国的进步,对中国发起了多层次、多领域的认知战。不仅如此,美国在认知领域还积极利用其同盟网络,向中国发起挑战。这些手段本质是塑造公众和国际社会对中国的错误认知,通过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误导民众,达到削弱中国人的抵抗意志、在精神与认知层面向美国投降的目的。为此,我们需要认清事实真相,全方位守护国家安全。

  第一,坚持自信自强,筑牢认知堤坝。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关键在于中华民族的自信自强。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信仰,自觉抵御敌对势力在认知域的入侵。首先,要坚决筑牢思想防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次,要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分辨敌人的鬼魅伎俩,判断事件的是非曲直,明辨对手的动机意图,做到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再次,要加快发展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筑牢信息安全的防火墙,夯实认知安全的有形防线。最后,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到中华民族一家亲,防范敌对势力钻空子。 

  第二,讲好中国故事,击破错误认知。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认知域的先发优势,中国需要积极寻求破解之道。其中,最主要的是争夺“说话”的权利,在认知域的国际斗争中响亮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一方面,我们需要持续发力,利用好国家级权威广播媒体及其他国际交流平台,如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等,展示良好的大国形象,以回击西方的抹黑与攻击。另一方面,要善用民间交流渠道,做好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当前,我们身处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普通公民、社会团体有更多的机会与世界接轨,这就要求公众在进行对外交流时自觉展示良好的形象、传播有利于国家的声音,将真实、全面的中国展现于世界,以自信、自强的中国风采击破外界对中国的错误认知。

  第三,加强合作交流,共建新型秩序。认知战是一种混合型战争,其本质是冲突、对抗性的行径,违背了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潮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理应联合爱好和平的国家一道,共建新型国际秩序,坚决反对认知域的战争。放眼全球,认同并赞美中国的人不在少数。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吸引了来自世界上151个国家和4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充分体现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感召力和全球影响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是国际社会永恒不变的真理。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具有多样性,同时也具有共通性,这就为友好人民之间的交流奠定了基础。面对西方国家发起的认知战,我们应坚持和平、反对各种形式的战争;坚定地与爱好和平的人们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共同建立一个和平、安全、繁荣、包容、美丽的世界。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身联网的国家安全风险及其治理研究”(21CGJ046)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陈茜(报纸) 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