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高校,重在体验而非“买买买”

2023-07-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据7月25日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随着各大高校向社会开放校园参观,校门口出现了一批兜售名校文创产品的商贩。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这些打着名校旗号售卖的文创产品,均是未经官方认证的“三无”产品,不仅质量低下,价格更是比进货价翻了几番,已有不少游客上当受骗。一些电商平台上,还有大量不知名商铺打着名校官方旗号和标志售卖相关文创产品,部分店铺还提供定制服务,普通商品印上校徽或校园图片,摇身一变就成名校出品。

  近年来,不少家长选择国内知名高校作为孩子的重要暑期出游目的地,意在让孩子通过参观高校感受其学术氛围与人文底蕴,拓展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孩子树立远大志向和宏伟目标。

  在高校经典建筑前拍照留念,聆听励志讲座,参观高校自然少不了物理意义上的打卡。与此同时,购买高校文创产品也成了一种流行的打卡方式。这本无可厚非,但也应警惕“买了就算心灵接受了熏陶”“拿着印有知名高校logo的包脸上有光”等倾向。

  应该明确的是,印有高校校徽、校训的各类文具、日用品等,确有其相应的使用价值,但对孩子而言,在向往的大学校园里徜徉,接受大学的历史、人文、环境等方面的熏陶,更为重要。不能让这些沉浸式体验变成“买买买”,家长要在这方面保持理智,对孩子做好教育和引导。

  其实,多数高校的文创产品附加值并不高,很多都只是在普通商品上简单印上了校徽,不能真正体现高校的精神文化内核。所以,伴随暑期游学热而来的“抢购风潮”很大程度上会随着假期的结束而消失,缺乏内涵的文创产品恐怕也会被市场淘汰。家长如果只是一厢情愿地为面子买单,难免会被一些人割韭菜,此前就发生过有网红假冒名校学霸身份在网上大量售卖假冒伪劣高校文创产品的案件。

  值得追问的是,孩子和家长走进高校、参观名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而不是灌输,家长不必急于想让孩子在参观高校的过程中获取什么实质性的物件,而是要通过类似沉浸式体验,在孩子心里种下理想的种子,耐心浇灌,静待花开。

(来源:工人日报)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闫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