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深度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以我国的生产要素优势参与国际大循环,形成了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发展格局,成为了“世界工厂”。这种“世界工厂”的发展模式,对我国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快速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变了,经济发展也由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是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居民消费优化升级,同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相结合,蕴含着巨大增长空间。我国的对外开放发展模式应该、也有条件转型,即转向更高水平的开放,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什么是高水平开放呢?主要有三大要点:一是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二是实行从引进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转变,形成市场、资源能源、投资“三头”对外深度融合开放发展新局面;三是适应我国新发展阶段要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所谓更大范围的开放,是指不但要继续坚持对发达国家开放,更要扩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主要指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还要积极推进区域合作,更大范围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把我们开放合作的“朋友圈”越做越大。
所谓更宽领域的开放,是指不仅继续坚持扩大制造业开放,还要扩大服务业开放。应该说,通过四十多年特别是近五年来的开放,我国制造业的开放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制造业领域已经基本实现对外开放。但是服务业,特别是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消费服务业,还有很大的开放潜力。我们要积极扩大金融、保险、咨询服务、电信服务、医疗、教育、养老等服务领域,以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国内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高端服务消费的需求。
所谓更深层次开放,主要指不仅要扩大边境开放,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更要推进边境内开放,以制度型开放推进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制度型开放最根本的要求是促进区域内的规则制度与国际通行的规则制度相衔接,体现监管一致性。要密切跟踪国际经贸规则的高标准演进新趋势,并以此为目标导向倒逼自身内部改革,率先建立和系统推进与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内部改革机制。在转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过程中,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给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打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以前的开放,主要是“引进来”,即引进国外的资本、技术、品牌、管理等先进要素,与我国丰裕的劳动力等要素相结合,为世界市场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中国是工厂,世界是市场。因此,以前的对外开放,具有明显的“要素驱动”特征。随着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对外开放也进入双向开放新阶段。一是“引进来”的内涵大大扩展了,不但鼓励引进高端技术和人才,而且鼓励优质商品进口,通过举办“进博会”等形式,让更多国外的优质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既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又使进口竞争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二是大踏步“走出去”,发展对外投资,为企业拓展发展空间,为世界带去中国项目、中国产品、中国标准,也有利于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更好地从全球获取资金、技术、市场、战略资源,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经济国际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三是培育我国一大批整合全球资源和创新要素进行国际化经营活动的跨国公司,大大推动开放和创新、创新和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创新型经济的发展。
我们以前的开放,是利用世界市场发展经济,高水平开放是利用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以内需为主体”抑或“以内需为导向”,而是充分开放国内市场,依托国内大市场实现更高水平的全面开放,其实质是对全球开放市场,让世界深度参与中国的发展,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成果。因此,构建新发展格局,本质上是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循环,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应该强调的是,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在扩大开放中建立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是题中应有之义。因此,通过自主创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攻克“卡脖子”技术,显得特别重要。但是,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自己创新”,而是以全球视野、用全球资源、聚全球英才实现的开放式创新。
总之,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出路。新时代我们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经济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在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作者系南京大学二级教授,南京大学长三角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学长江产经研究院开放经济方向首席专家,南通大学对外开放研究院院长)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