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4 至 2023-11-14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1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日本经济蓝皮书: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研究报告(2023)》。蓝皮书以“日本的‘双碳’政策与实践”为主题,设有“总报告”“分报告”与“日本的‘双碳’政策与实践”三个栏目。蓝皮书以总报告为基础,对曲折震荡的日本财政金融、复杂多变的日本产业、劳动力市场以及变化莫测的对外经济关系的动态、面临的问题、未来走势进行了全方位分析,在此基础上,还重点分析了中日经贸合作的现状和机遇、RCEP对供应链合作和贸易发展的积极影响等热点问题。
2022年,日本经济复苏乏力、举步维艰。虽然继续保持恢复基调,但仍未达到疫情前的水平。受全球通胀高企和日元贬值等因素的影响,日本国内物价显著上涨,对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形成较大压力;由于进口价格大幅上升,对外贸易持续逆差,并带动经常利润明显缩水;就业形势有所改善,居民名义工资收入增加,但工资涨幅低于物价上涨幅度。展望日本经济走势,从短期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生活正常化,日本经济持续缓慢复苏的可能性较大,但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给日本经济恢复造成很大的不确定性。从中长期来看,外部经济环境趋于改善,日本国内也在做出适应性调整,但是,日本经济和社会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难以解决,长期慢性衰退的局面难以扭转。
蓝皮书指出,日本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促进经济恢复。日本经济是外需主导型经济,出口对日本经济至关重要。从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经济景气循环一般是遵循“出口扩大→生产扩大→设备投资扩大→雇佣扩大→收入扩大→个人消费扩大”的路径完成的,反之亦然。扩大出口是日本实现经济复苏的突破口。中国是日本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伙伴。2022年,中国在日本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中所占的份额分别达到19.4%和21.0%。加强中日经贸合作对日本促进经济复苏具有特殊意义,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中日经贸合作在众多领域都有广大的发展空间。从双边贸易来看,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近年来,对日本出口额在中国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到2022年仅有4.8%,自日本进口额在中国进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只有6.8%,中日贸易仍有潜力可挖掘。从双向投资来看,近几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年均为30多亿美元,尚不足高峰年2012年73.5亿美元的一半;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各年流量仍处于较低水平,截至2021年末,累计总额仅有约74亿美元,可以说尚处于起步阶段,双向投资可以继续增加。从主要合作领域来看,应重点加强中日两国在产业链完善、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医疗康养、数字经济以及第三方市场的合作。从区域经济合作来看,由于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依旧,区域供应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RCEP的签署和生效为中日经贸合作开辟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