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夯实中希务实合作根基
当今世界,各国命运紧密相连,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坚持包容共存的文明理念是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民心相知相通的必然要求。作为古老文明的传承者,中希两国国家规模、经济体量、社会制度、文化传统都有所不同,但平等、友爱、宽容、可持续发展等思想理念却是共通的,这为两国的长期密切交往夯实了人文基础,成为中希两国坚持和平相处、深耕合作共赢的底气。近年来,中希文明互鉴成果层出不穷,人文交往日趋密切。2019年,习近平主席对希腊进行国事访问,并发表了题为《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的署名文章,深刻表达了对古老文明的尊重和对中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的期许,为两国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自此,文明交流互鉴进一步成为中希关系的突出亮点。
201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希腊埃卡特里尼·拉斯卡瑞德斯基金会签署共建中国研究中心协议,为两国学术合作搭建了新平台。2023年,由西南大学牵头、中希两国多所知名高校合作共建的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中希两国双边关系发展和文明交流互鉴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24年,中希两国共同举办的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在雅典设立的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也在大会上宣布成立。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目标,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将聚焦考古、文明与历史文化等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强化专业人才培养,为促进文明的传承、互鉴与发展发挥桥梁作用。从教育合作到学术对话,从文化互动到青年互访,中希关系与两国文明的相知相亲已深度交融,成为双方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载体。古老文明给予了中希两国人民天然的亲近感,而中希两国人民对古老文明的持续守护与对彼此智慧的包容吸纳,也为双方友谊的赓续注入了更多能量与活力。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为中希关系务实发展之路点亮了文明之光。
互利共赢牵引中希文明和谐共生
经贸合作既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促进不同文明共存共生的支撑。近年来,中希两国经贸合作不断升温,在切实造福两国人民的同时,也为厚植两国人民友谊、加深对各自文明的相互理解提供了契机。2023年,中希双边贸易额为135.9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51.3亿美元,增幅达60.6%。其中,中国对希腊出口127.6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50.2亿美元,增幅为64.9%,远高于中国出口欧盟16.9%的增幅;中国自希腊进口8.3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15.3%,同样显著高于中国自欧盟进口1.9%的增幅。此外,据希腊央行统计数据,希腊债务危机以来(2010—2022年),中国对希腊直接投资流量累计近25.3亿欧元,是希腊在欧洲以外第一大外资来源地。中远海运、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国家电网、复星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华为、中兴通讯等一大批中资企业纷纷落户希腊,以互利双赢的合作成效为中希关系稳步向前增添了强劲动力。
经贸合作不仅为中希双方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与资源的高效配置提供了先决条件,还为两国人文相亲提供了重要依托。例如,在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港口有限公司的经营与推动下,比雷埃夫斯港已成为欧洲第四大集装箱港口、地中海领先集装箱大港。截至2023年初,比雷埃夫斯港为当地创造直接就业岗位4300个、间接就业岗位1.2万个,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中国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使该港成为共建“一带一路”促进民心相通、推进文明交流互鉴的亮眼名片。可以说,经贸合作为文明交融给予了物质保障与发展动力,而只有在紧密的经贸联系下,文明交流互鉴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镜花水月。随着中希两国在务实领域的持续对接,两国经贸合作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从而以互利共赢为目标,牵引两大古老文明互学互鉴走实走深。
文经互促推动中希关系继往开来
人文与经贸相伴相生,是中希关系的两大关键支柱,也是双边合作不断深化的重要“双轮”驱动。自古以来,中国就着眼于人文与经济的珠联璧合,并重视精神与物质的关联。早在《尚书》中就曾提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种“民本”观贯穿于中国历史,成为中华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遵循。在人类命运相连的全球化时代,“民本”早已不拘泥于一国一域,而通民心、达民意更是赋予国家间互利合作以浓厚的人文底色,成为各国化解分歧、共同发展的关键所在。作为两大文明古国,中希两国均在各自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整合互动过程中实现着“自我”提升,而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时代,双方将继续探寻国家间人文与经贸共生共荣的发展之道,以协同互促为深化两国关系持续赋能。
近年来,中希两国在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的合作亮点纷呈,不仅增进了对于彼此文化的认识,由此带来的经济溢出效应也得以进一步凸显。例如,旅游业历来是希腊的支柱产业,且对希腊经济的乘数效应高达2.65。为了满足不断上升的赴希腊旅游需求,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大幅增加直飞航班,吉祥航空也开通了直航线路,助力中国成为希腊旅游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之一。这不仅深化了中希两国间的文化经贸互促共进,也为拉紧两国关系纽带提供了支持。可见,人文与经贸的交融共生已成为中希关系发展的鲜明标签,而两国关系的蓬勃发展也为全球合作树立了新的模式和典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指引与借鉴。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双碳’背景下中欧构建国际绿色经济循环的实现路径与长效促进机制研究”(22CGJ028)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东欧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埃卡特里尼·拉斯卡瑞德斯基金会中国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