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上,行为科学家和经济学家主要通过重复互动来研究公益背景下的合作,在这种情况下,人与人之间能够建立信任和互惠关系,并根据他人的表现调整自身行为。然而在实际情境中,人们虽然会为了提供公共产品(如志愿服务或为危机救援工作捐款等)而进行合作,但大都属于单次合作,不存在明显的进一步互动或关系发展。
该研究由因斯布鲁克大学公共财政研究所经济学教授埃斯特·布兰科(Esther Blanco)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经济学教授詹姆斯·沃克(James Walker)等人共同完成,主要探讨了在社会群体内,当某一个体不知道其他个体身份,且仅有一次群体内部合作机会时,个体间将如何进行合作。
许多人认为,考虑到合作提供公共产品可能导致人们的自身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发生冲突,如果公共产品能够带来更多收益,这种冲突就会得到缓解,人们开展合作的可能性会更高。为了验证这种想法,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改变了公共产品能提供的潜在收益。但研究结果令他们惊讶,即便收益大幅提高,人们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意愿也并未出现显著变化。
在研究人员看来,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关键原因似乎是个人对他人合作意愿的预期,这种预期并未随着合作收益的变化而改变。即便合作收益翻倍,但由于受访者没有期望他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升合作意愿,因此他们也不太可能提升自己的合作意愿。
布兰科表示,为了验证上述结果,研究人员在多个人群中进行了实验,并反复多次核实数据。无论如何验证,结果都是一致的,人们的合作意愿非常稳定。在不同的参与者群体和实验环境中,合作意愿的平均水平始终保持在40%左右。
沃克提出,一次性的自发合作较为常见。人们聚集在一起提供紧急救灾援助就是一次性合作的情境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决定采取行动并提供帮助,却不知道他们是否会再次与同样的人互动。这也表明,现实世界中的一些合作可能并不总是由利益驱动。
布兰科和沃克认为,这项研究成果对于鼓励人们合作提供公共产品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遇到突发紧急事件时。研究结果还表明,目前人们对合作决策机制的理解与现实情况可能有较大差异,因此需要更好地理解合作行为的基本原理。他们强调,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一次性决策环境中的合作必要性,特别是个人在这种环境中如何看待利益、如何作出反应,以及他们期望他人作出何种反应。
(练志闲/编译)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